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连日来,我州干部群众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纷纷表示,蓝图已绘就,激情正满怀。 未来的美丽甘孜,将呈现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 ■本报记者 马建华 文/图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蔚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绿色的草原、美丽的雪山……我州大美天成,是诗意栖居的家园、生灵恒美的净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实施“六大战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认真落实《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协同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生态甘孜。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我的感冒在这里也好了。绝佳的生态和旷世美景,难怪亚丁景区要实行限入制。”国庆和中秋假期,北京来的游客张华东先生游览稻城的美景后不由得感叹地说。 稻城县拉木格村,除了松茸,优势便是优美的风景和绿色生态的环境。在整村脱贫的基础上,今年村子里修建起了观景平台、游客服务站等旅游设施,希望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以高端度假游,留住游客脚步。拉木格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仪说:“卖的产品一个就是空气,第二个就是自然资源嘛!” 目前,村里的不少人家都开始将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开辟出藏式客房、休闲咖啡厅等设施。有绝佳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游客,保护、可持续这样的关键词,成为村民共识。村民罗绒刀登说:“游客从亚丁到这里,希望他们在这里有舒缓的慢生活感觉。” 生态筑底,才有发展的好前景。在村民们看来,无论是各种野生菌类,还是村庄的优美环境,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我州,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州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523万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9.7亿元,(紧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