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公告.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超过3万亿元!
最新披露的教育财政投入数据透露哪些信号
2017-11-01

■新华社记者 刘硕 胡浩 宋晓东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如此规模庞大的教育投入,怎样使用更合理、有效?记者发现,多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上,倾斜重点领域,促进公平合理,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财政性投入三个“一半以上”

统计表明,201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呈现三个“一半以上”特点:一半以上投入义务教育,占资金总额的52.85%;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达到1.71万亿元,占全国地方的59%,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占总经费的61%,呈现从投资“物”转向投资“人”的趋势。

在财政教育资金使用上,中央和地方把握“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促进财政性教育资金惠及大多数人。一些地方根据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加大基层资助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在制定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计划时,进一步明确重点、难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增加资金投入。

一些地方把增加重点领域优质教育供给作为重点投入方向。针对一些地区大班额、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多省市提出将继续加强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投入。

湖南省提出,今年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1个贫困县全覆盖,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

进一步优化经费使用方向和比例

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保障经费规模的同时,也对经费的分配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优化经费使用的方向和比例,减少经费使用的行政性成本,让资金更多运用在教学一线,惠及更广泛群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