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我州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然而许多群众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白内障?白内障要到看不见了才做手术?人工晶体有寿命……诸多认识误区正成为白内障患者的致盲主因。对此,白内障手术专家呼吁,早诊早治早手术,才是防止、减少白内障致盲的正确选择。 随着人工晶体仿生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逐步演化为个体化设计的屈光性手术。特别是近几年日趋成熟的非球面和新兴的多焦点、调节型人工晶体,不仅能够治疗白内障,而且能满足老人远视力开车看物、近距离读书看报和中距离使用电脑的需求。 延误治疗 将使白内障手术难度倍增 据了解,白内障是一种无痛性、眼内晶状体混浊的疾病。混浊的晶体阻挡光线进入,导致视物不清,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失明。今年63岁的赵大爷左眼患白内障多年,因怕手术,一直用药物治疗。近期左眼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其左眼已因白内障过熟溶解,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从而使手术难度大增。 像赵大爷这样的白内障患者致盲病例很多,病人大多因害怕动刀,使用药物治疗而耽误病情。白内障发生的确切病因尚无定论,老化、遗传、营养不良、外伤、全身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眼内某些炎症性疾病等均会造成晶状体囊膜损伤或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治愈白内障,手术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认识误区 是白内障致盲率高的主因之一 患者对白内障的认识误区和相关知识缺乏,已成为消除白内障致盲的“绊脚石”。要想预防白内障,建议广大市民,平时应注意避免强烈日光照射、保持营养平衡的饮食、积极治疗其他相关眼病,以及防止机械性因素、放射线等对眼睛的损伤。 误区1: 人工晶体管不久?人工晶体是用在白内障手术后,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其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患者可以终身使用。 误区2: 只有老人才患白内障?老年人易患白内障是由于身体代谢功能衰退,晶状体细胞代谢紊乱而形成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普遍的年老因素外,先天性、外伤、糖尿病、药物及放射等也会引起白内障。 误区3: 白内障要到看不见了才去做手术?白内障到了晚期,晶状体膨胀甚至溶解,继而引发青光眼,可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白内障发展到晚期,其手术难度越大,并发症越多,视力恢复也就越慢。 误区4: 白内障手术很痛苦?有白内障患者担心在眼睛上“动刀子”是件很危险的事,从而一再拖延,耽误手术治疗的黄金时间。其实白内障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手术全程只要几分钟,术后恢复也很快。 (本报记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