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虽然,近年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是“四风”问题并没有彻底根绝,一些变异的“四风”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就2017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78万起,其中,违纪行为发生在2017年的仍有9600多起,占当年查处总量的25.5%,这说明顶风违纪行为还有增量,党的作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纠正“四风”还需练好“硬”字功。 纠正“四风”必须思想硬。从近年来通报的一些“四风”问题案例发现,有的看似新现象,其实还是老问题,使得在高压正风态势之下,“四风”问题花样翻新,甚至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问题变得更加隐蔽,也加大了纪检监察机关纠正“四风”的难度。“四风”之所以隐形变异发生,究其原因来说,还是思想上的问题,暴露出少数干部的思想不过硬。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态度不坚决,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台上大讲正风肃纪,台下却顶风违纪。根本没有从思想骨子里真正认识到“四风”危害,也正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才出现检查整改流于形式,在查处违纪现象时难逃人情关系,在纠正“四风”过程中要么是“治病不足”,要么是“人性化有余”。只有每位党员干部都切实从思想上警醒起来、行动上坚决起来,才能守住廉洁从政的底线。 纠正“四风”必须落实硬。其实,反“四风”正作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制度规定一旦制定,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从近来查处通报的案例看,这些作风问题的发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规定,也不是因为制度不完善,而是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形,使得有的党员干部心存侥幸,甚至是忘记了制度的存在。于是有的热衷于花拳绣腿,搞花架子,不顾基层实际;热衷于推杯换盏,迎来送往,权力私有化现象屡禁不绝。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其症结就在落实正风不过硬。唯有在“严实”落实上下功夫,抓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整改,抓好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落实,才能让来之不易的作风成果在持续巩固中得到不断提高。 纠正“四风”必须作风硬。事实上,纠正“四风”本身就需要强硬的作风,而这一强硬的作风,来源于“打铁还需自身硬”。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监督执纪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作风本领。唯有如此,才能汇聚不达目的不收兵的正能量,真正让纠风正纪不再难,作风问题不反弹。因此,抓作风建设,关键在监督执纪干部,让其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查找自身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带头整改落实,以此产生连锁效应,推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的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