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兵 以四川彝族农村地区为故事背景的32集大型扶贫攻坚电视剧《索玛花开》自11月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众多观众,特别是城市观众对这两年“火热”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有了全面了解。这部电视剧也因为情节真实、细节感人而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 《索玛花开》的前十多集里,有多处出现村民拿着天线到一个小山坡找手机信号的场景;为了核实“谷莫村”贫困户建卡档案数据、上网搜索资料,第一书记王敏也不得不忍着寒冷到山坡上找信号。这些场景,对于宽带、WIFI、移动数据随便用的我们来说,的确令人非常心酸。 在很多地方,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地理环境、区位优势、交通不便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无法接收新鲜事物;山外的东西进不去,山里的东西出不来。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除了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外,网络扶贫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事实证明,网络扶贫大有可为。《索玛花开》里的“谷莫村”安装电信基站后,手机信号全通了,村里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了,村民富裕了,昔日的贫困村不仅摘掉了贫困村帽子,还积极进行了可视化农业的改革试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网络扶贫工作也成效显著,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有序,农村网络知识普及全面提升,政府组织带动和互联网、物流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局面逐步形成。前几天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专门设置了“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分论坛,包括阿里、京东等国内知名网络企业在内的多个与会企业机构与贫困州县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进一步让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精准扶贫方略在贫困地区生根、发芽、结果。 在我国已是有着7亿多网民的今天,不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让他们在使用互联网上掉队。新时代,“互联网”已与“脱贫攻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电视剧《索玛花开》在央视的播放已经结束,但网络扶贫没有结束日期。我们只有用“绣花精神”做细、做实、做精网络扶贫,才能最大限度释放“网络红利”,从而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伟大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