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小兵)昨(18)日,全州农办主任会议暨“三农”工作培训会在康定召开,会议总结了今年全州“三农”工作开展情况,初步部署了2018年度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我州农口系统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砥砺奋进,全州“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先后确定了改革事项28个,出台了相关文件8个,完成土地确权登记121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26.09万亩、草地经营权28.76万亩,水利基础设施确权稳步推进,集体林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3个“百公里产业带”预计完成26个项目,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1.67万亩、林果基地95.4万亩、粮食生产基地108.3万亩、特色养殖小区24;全州17个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175个;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83.92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1元,同比增长12%。在新村建设方面,13个县通过“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创建省级验收,组织申报省、州级“四好村”个59个和404个,全州三个村被评为“2017年四川百强名村”,乡城县青徳镇仲德村被授予“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新村”称号。但是全州新村建设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三农”资金短缺且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018年,全州“三农”工作的初步思路是: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突出317、318两条国道沿线和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流域等重点区域,采取州、县(市)联动的方式, (紧转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