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侯雪静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记者日前就造林绿化及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采访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 全民义务植树重在参与、不拘形式 “随着国土绿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义务植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张建龙说,一方面,人们改善生态的愿望、爱绿植绿护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各地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已基本完成绿化,可用于义务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宜林地大多处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的区域,使公民参加义务植树越来越难。对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制度规范和引导,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为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发展,去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方便群众、重在参与、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将尽责形式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类,并明确了每类尽责形式的内容和折算标准。 着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是新时代赋予林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张建龙表示,今后要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着力提高森林质量。 张建龙说,要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指导意见,科学有序指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2020年乡村绿化覆盖率将达30% 张建龙说,林业的主要领域在农村,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民,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定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助力产业兴旺。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确定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 ——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确保生态宜居。抓好四旁植树、庭院美化、农田林网等身边增绿行动,着力打造生态乡村。力争到2020年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倡导文明乡风。全面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保护,坚决制止开山毁林、填塘造地等行为。 ——加大林业精准扶贫力度。未来几年,将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助力精准扶贫。力争到2020年吸纳1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新增生态管护员岗位40万个;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约1500万贫困人口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