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每周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1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法善治需要个人的自觉坚守
2018-05-17

◎张语

法治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对于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必然要求,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勾勒出了清晰的价值体系。在社会层面中,法治是主要内容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在法治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法治成为价值载体,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方向,也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良法善治。如何体现善治,一方面需要法治支撑,一方面则需要价值引领,将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既可以让法治更加接地气,更加打动人心,也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彰显。

让法治成为价值载体是历史的传承。从历史角度看,让法治成为价值载体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为啥历数千载而赓续不断,关键就在于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从匠人精神,到仁义风骨,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美德,到士大夫们的“修齐治平”。一方面这种价值取向维系着社会稳定,滋润着文化传承,一方面也融入到了各个时代的法治体系中,成为了今天我们依法治国的历史参照。

让法治成为价值载体是现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扶不扶”、“ 救不救”等诸多社会问题多困扰。比如,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一扶?路见不平,敢不敢一声吼?如果我们的法律不能倡导和体现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重英雄等主流价值观这种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如果我们的法治不能有效保护这些千百年来社会公认的公序良知,如果不能让这种基本的主流社会价值得到彰显,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这样的法治就不会成为了良法。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砥砺奋进实现梦想的动力源泉。作为个人,我们既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法治观念,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