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别报道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7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习惯才是大财富
泽仁藏格的脱贫感言
2018-07-26

仲夏的香巴拉乡城草木青翠、瓜果飘香,踏着整洁的联户路,在乡城县青德镇呷乃村行走,如同漫步在世外桃源。

穿过一条长满野花的小路,迈过一扇雕花的大门,记者看到了一个精致的院落:院落的中央是一条斑驳的石板路,路的两旁鲜花正开、青草翠绿;院落的右侧是一个菜园,围栏内,一些茄子、番茄和南瓜正在疯长;院落的左上角是一片新栽的果林,林下是有一个没有臭味的鸡圈;亮丽的太阳能浴室坐落在院落的左下角,浴室内,脸盆、牙刷、沐浴露、香皂等卫生用品一应俱全……。

“叔叔,快来洗手,不讲卫生我不和你玩哦!”。记者正被院内的景色所吸引,突然被一名正在洗手的青年叫住了。随行的青德镇纪委书记拥色告诉记者,青年名叫格桑,患有先天智力障碍,青年的母亲泽仁藏格是村里最后一家贫困户,今年将要脱贫。

很快,泽仁藏格将记者一行请进了屋里。她家的房子是一栋漂亮的藏房,房顶插着一面红旗。房子底层,整齐地放着一些木柴和一个摆满鞋子的鞋架,根本不像是以前关牲畜的地方;客厅和厨房在二楼,房内十几样餐具都规整地放着,几张桌子也被擦得发亮。墙上挂着的“青德镇城乡环境治理最美庭院”的锦旗,解释了记者走进她家院坝时看到的一切。

讲卫生成为时尚

“你们家一直都很讲卫生吗?”“也不是,这两年我们才养成了爱环境、讲卫生的好习惯!”面对记者的首个提问,泽仁藏格有点害羞。“我们家有5个人,两个儿子出生的时候就得了病,智力有问题,二女儿在读高中,他(指泽仁藏格的爱人洛绒一西)前段时间生病了,刚出院。以前用水不方便,家里负担重,没有习惯去管卫生问题,都不刷牙,洗手、洗脸、洗衣服也嫌麻烦,洗澡就更难得了。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早晚都要洗脸刷牙,一周还要洗最少两次次澡。”泽仁藏格喝一口清茶后,补充到。“那时候村里大家都这样嘛,还有一年只洗两次澡的。现在不讲卫生要被大家笑,还要被罚款!”一旁的洛绒一西补充道。

拥色告诉记者,为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青德镇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开展了最美村落、最美民居、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景观“五美评比”活动。为了保障以上两项工作的成果,乡上实行了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组建了卫生督查工作组不定期对各村、各户和各人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按照全乡群众商讨的决定,村民必须做到每天折被子、每天涮牙、经常洗手、一周最少洗两次澡、保持穿着卫生、保持家庭器具整洁,违反其中一项将被处以罚款。全镇每季度会评出2个先进村和2个后进村,并对先进村奖励200元,后进村罚款50至100元,评比结果还将作为各村参评各类先进称号的依据;各村每季度评出2个卫生优秀家庭和2个卫生落后家庭,并对优秀家庭奖励生活用具,落后家庭罚款10元现金。同时,将在全乡干部列会上对评比结果进行公布分析。

爱劳动成为自觉

记者在与拥色交谈中得知,青德镇评比“最美庭院”竞争尤为激烈,不仅要看庭院的卫生情况,还要看院内花草、果蔬的长势。“能评上‘最美庭院’肯定付出了很多劳动,所以在我们这里‘最美庭院’的荣誉也是一个家庭热爱劳动的象征!”青德镇党委书记空色太机说出了泽仁藏格一家的另一个特点。

拥色告诉记者,由于3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身体较差,泽仁藏格是家里唯一的精壮劳动力,但是他们家里除了种地还养了60只鸡和好几头猪,农闲的时候泽仁藏格还会到城里打工挣钱。

听完拥色的介绍,记者询问泽仁藏格是否觉得自己有点辛苦。她说:“我们成为贫困户的一个原因就是劳动力不足,我就想通过劳动来脱贫致富。而且现在政策好,生活有希望,辛苦一点也觉得很高兴。“你很辛苦,3个娃娃也很懂事,读书回来都会主动劳动,我病好了也要打工去了。现在我们全家人都热爱劳动,我才不好意偷懒呢!”,听完泽仁藏格的话,洛绒一西说道。记者注意到,他们二人在对话间将手紧紧攥在了一起,他家的两个儿子正忙着帮父母洗衣服。

听宣讲成为爱好

采访中,空色太机告诉记者,泽仁藏格家的情况在青德镇已成为一种共性,而有效的群众宣传正是让该镇群众在习惯和思想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推动因素。

为引导群众增强政策水平、树立感恩意识、提高技术能力,青德镇通过群众大会、农民夜校、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扎实抓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

该镇每月召开1至2次群众大会,集中宣讲国家政策、惠民政策、法律知识和实用技能,并充分听取民情、民意。该镇建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微信群、驻村干部微信工作群、干部联系群众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公开、监督、考核乡村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即推动了工作落实,又强化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还加强了群众对政策和乡务、村务的了解。

农民夜校是该镇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要载体。该镇建成了一个镇级总校和9个村级分校,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农民夜校师资队伍,每月每村至少开展2次夜校课程,授课内容涉及国家政策、旅游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今年该镇还启用了“微课堂”,用微信开展群众宣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和便捷性。

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和群众思想的进步,听宣讲、上夜校也成了青德群众的爱好,泽仁藏格一家便是宣讲和夜校的忠实粉丝。泽仁藏格告诉记者,每次群众大会和农民夜校她会参加,对“微课堂”更是爱不释手。通过听宣讲她学到了很多政策和知识,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也是在听宣讲后下定决心培养的。

“去年,国家给我们5个人的低保补贴是12000,两个娃娃的残疾补贴是1200,粮食直补是1500,还有生态补偿和集体经济分红;加上卖水果、鸡蛋和打工的收入,有4万多元。今年,我们脱贫是没有问题了!”交谈中,洛绒一西通过一笔账目表达了脱贫的信心。

记者以为泽仁藏格会附和丈夫,没想到她却说:“国家补贴这么多钱是政策好,我们不能一直靠政府;脱贫攻坚让我们养成了好习惯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坚持好习惯,我们才能致富并过上健康、幸福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