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教师节.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9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州着眼补齐扶贫中的“精神短板”,大力实施“润育工程”,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从“等靠要”到“加油干”,思想观念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认识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18-09-12

◎谢臣仁

脱贫奔康,党和政府是主导,贫困群众是主体。

脱贫奔康需要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同时也要求脱贫群众增强主体意识、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同心协力脱贫奔康。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地方出现小部分脱贫群众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意识欠缺的现象,缺乏苦干实干精神,急需开展扶志工作,实现精神与物质共同奔康。

为此,笔者到九龙县魁多乡,就同一镇乡不同村的脱贫群众对脱贫奔康的“冷”“热”现象进行了采访。

一位残疾人的“兴家路”

9月5日上午,九龙县魁多乡里伍村里伍组,一幢新修的小楼房侧旁,几十只“土鸡”在奔走啄食。一位左腿不便的村民趔趔趄趄地奔走,打扫着鸡圈。

“刘大哥,又在伺候你那‘百宝鸡’哟。”里伍村驻村“第一书记”邱金华先招呼着这位残疾村民。

“邱书记早。每天都要打扫哟,不把鸡圈打扫干净,鸡容易生病。”

“刘大哥,还有多少只鸡?”

“卖了60多只,还有122只。”

“刘大哥厉害,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哪里还愁不脱贫。”

“我一个残疾人厉害啥子哟!你看,‘润育工程’不是教育我们要发奋吗?一个人总不能穷就穷到住,光靠政府来照顾噻。”

…………

听着两人对话,旁边的扶贫干部对残疾村民翘起了大拇指。

残疾村民是魁多乡里伍村里伍组45岁的村民刘海全,一位肢体四级残疾人。

邱金华扳着指头算着刘海全家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兴起的产业——种有8.6亩茶叶、2.5亩花椒;去年卖了18头肥猪,现在还养着120只“跑山鸡”。去年家里收入达4万元。“人虽是残疾,但却是比好多健全村民都干得好。”

刘海全妻子有心脏病,不能做重活,每年看病得花不少钱;三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职高、一个读初中,也得用不少钱;还赡养着一个半边瘫痪的五保户远房奶奶。一个残疾人扛起这么大一个家,刘海全确实厉害!

去年刘海全建了新房花了26万,用了多年的存款,乡里补助了一部分,还背着近10万元债。“不关事,只要人勤快,没有还不完的债。”刘海全笑着说。

一个贫困户的“建房史”

说起贫困村民扎西(化名)的“建房史”,九龙县魁多乡甲坝村驻村干部李政男直说“曲折”。

甲坝村是魁多乡最贫困的一个村。按理说,穷则思变,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是最强烈的。但李正男却在一部分贫困户身上没感受到这“强烈的愿望”。

“就拿扎西建房来说吧,真是反反复复搞几次。”李政男告诉笔者,扎西是村里确定的精准扶贫户,因家里房屋破败,确定对他进行住房补贴修建新房。扎西对修建房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初说由自己修建,过段时间又说自己建设不好,当村里准备请人修建时,他又说要自己修建。如此反反复复几次,后来干脆说不建了,不脱贫了。

李政男和其他村干部通过多次做工作,最终扎西的新房修建起来了,但却耽误了很多时间,对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回顾两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李政男说,(紧转第六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