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林 甘孜日报记者 李娅妮 肖宵 袁飞 文/图
2018年9月10日上午,甘孜州第二届国际山地旅游高峰论坛在稻城亚丁景区叶儿红村举行。这是2018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带着对甘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的观察思考,国际旅游界20多名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会同各方共商合作创建大计,共同勾勒“水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保护、创新、蜕变”美好蓝图。
在发展中保护
顶级专家会商时代课题
晨光熹微中树影婆娑,山间小道上蜿蜒前行。
上午8时,一辆辆满载着与会嘉宾的大巴车从香格里拉镇出发,向着此次论坛的举办地——位于亚丁景区的叶儿红村挺进。一路上,车内是兴致攀谈的高声阔语,窗外是鬼斧神工的风光景致,时有颠簸、偶有晃荡,可这段沿着“蟠龙道”曲折爬升的旅途,一点儿不显得单调乏味。
特别是,当车行至稻城亚丁游客服务中心时,随着窗外扑面而来的鼎沸声浪望去,入目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排队买票、等候检票的游客大军,从售票大厅顺势而下直至广场尽头——这一幕,瞬时在大巴车内“炸了锅”。专家学者们一面为亚丁旅游空前的热度深感欣慰,一面却也为高热度、高流量、高负能,可能造成“过度旅游”并衍生种种负面效应感到些许隐忧。
稻城亚丁的发展之路,是甘孜全域旅游留下的足迹。
稻城亚丁的游客接待量,从2013年的7.3万人,2017年的75.7万人到今年预估的100万人,实现能级跃迁式的攀升;
门票收入,从2013年的938.6万元,2017年的8197万元到今年有望突破1亿,达到几何式的增长……
然而随着蜂拥而至的游人一同来到亚丁的,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不文明的行为、甚至对景区生态环境不可逆的人为影响。
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论坛上专家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处理好‘快与慢、动与静、多与少、大与小’的关系是稻城亚丁在体验经济时代,理性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道路,需要做好的第一份功课。”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汎,围绕当日上午“亚丁人气旺”的行车见闻,就论坛第一个话题“保护”,发表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看法。
并非第一次踏足亚丁的她,此行之前已听到很多朋友提及:亚丁的旅游变了!
——变得深入了:以前到此一游只是观光,如今,一条绿道、一方乡野、一片密林、一间民宿,便把每年数十万游客中的半数,带到了“最后的香格里拉”,在缕缕炊烟中迷恋着“香格里拉之魂”,可能是纯净,是浪漫,是崇敬,是挑战;
——变得丰富了:造访亚丁的理由颇多,已不再是望山看水,还可能为了一张床、一桌菜、一个帐篷、一幢庭院,或仅仅为了追寻“三怙主神山”的故事、一段“从你全世界路过”的遐思;
——变得不舍了:第一次不再是最后一次,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一首《向往亚丁》总是在收拾行囊离开时,变得那么恰如其分。
年过半旬的徐汎心中有无数个目的地,但亚丁的过去和现在都出乎她的意料:第一次到访时得天独厚的原始震撼力,和此次踏足印证朋友所言的“现代化”体验感。
稻城亚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未来,也因此更能牵动徐汎的心。她认为,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更多游客从观光转向休闲、度假、康养、特种旅游以及深度游,而亚丁能否跻身甘孜、四川乃至全国旅游的金字塔顶端的行列,“理性对待发展与专业操刀控制——景区最低限度地干预自然,游客最大限度体验自然”显得至关重要。
WTACH首席执行官、亚太旅游协会前地区主任克里斯·弗林同样认为,景区的旅游事业持续蓬勃发展,需仰赖于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亚丁的生态环境,但要把“可持续”这一理念落地,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克里斯·弗林坦言,全域旅游成为这两年中国的热词,受到国内的热捧,国外也十分关注。2011年,甘孜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经过近八年时间,甘孜已经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提升方面,不会再受交通情况的掣肘,航空陆路交通通达度非常好。
“随着都市新贵和中产阶级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趋迫切,对于逃离拥挤的城市和污染环境的渴望不断加强,消费者们开始寻求新的旅行方式,渴望探索新的旅游目的地,而甘孜州无疑满足这类游客的所有遐想。”
克里斯·弗林感喟于圣洁甘孜天赋异禀的同时指出,生态是亚丁旅游的生命,雪山圣湖是核心竞争力,景区要始终把保护亚丁作为发展的当务之急,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旅游时刻要维护自己的“颜值担当”——面相要好,精细化管理抓环境卫生;身材要棒,严控规划抓建筑高度、房屋密度、道路宽度和改造深度;衣着要俏,注重细节抓绿化、建筑色彩、晚间灯光和民宿家具。
“所谓单纯倚靠景区发展旅游的时代,已经适应不了亚丁当前的需要,在景区观光游玩、吃、住等接待承载量有限的前提下,立足甘孜州实际,以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引路,建设国际高端休闲探险旅游目的地,未尝不可!”克里斯·弗林简而言之。
在保护中创新
稻城亚丁激发的回响
“梭罗曾说‘世界蕴藏在野性中’,而荒芜从来都是奢华的最佳背景。”论坛上,这段充满辩证逻辑的言论犹如一道彩虹划过天际,立刻吸引住了国内外旅游界的“泰山北斗”。在大家的静观默察之下,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董耀会继续侃侃而谈,“对于景区的发展而言,保护自然环境、人文遗产当然重要,但‘创新’,特别是‘产业创新’,才是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让亚丁之所以是稻城亚丁,而不是九寨黄龙的‘关键’。”
关于创新,亚丁旅游人从来都是敢为人先。
小到酒店宾馆房卡上的特色LOGO设计、“厕所革命”样板工程中智能环保厕所的厕纸使用,大到 “为您的藏族身份感到骄傲吧!带着您的民族意识走向未来!”的创意广告牌,无不体现出匠心独运的创造性思维。而其所传递出的文化IP和近两年来,景区管理区策划实施的数场走近“重庆、上海、深圳”突出精准营销的旅游推介会——这些创新之举,让稻城亚丁一跃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网红景区。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稻城亚丁今年率先在国内分区域实施景区有偿搜救制度。多年来,亚丁一直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尽管此前景区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非法穿越活动,但是前往“洛克线”探险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并未绝迹。
“任性”穿越要买单,分区域实施有偿救援从来不是收一笔钱那么简单。景区的初衷当然源自于缓解有限公共资源与极端救援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创新的探索并没有到此为止,建立高效、现代化的户外救援体系,才是亚丁颁布有偿救援制度的最终目的。
而在“旅游+体育”的产业创新方面,亚丁的积极实践也赢得广泛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龙腾·亚丁天空跑”(29KM),现今俨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越野赛事,每年吸引着数以千计的全球顶尖选手到此“勠力鏖战”,而相继推出的“亚丁徒步体验&情侣徒步”(10KM)、“亚丁垂直攀爬”(7KM)、“亚丁超级转山”(46KM)、“体育+旅游”论坛、越野照片主题展、飙山越野龙腾亚丁班夫山地电影节等多个系列活动的赛事项目,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越野跑者、体育爱好者不同口味的现实需求。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游客日趋追逐全身心感知的今天,旅游“创新”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董耀会进一步分析甘孜旅游市场以及亚丁业态培养后得出,“我们做深神山草甸游,做深高原湖泊游,做特藏乡田园游,这是空间全域化的‘创新’;而满足游客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心灵感觉等全方位的体验,这是产品全域化的‘创新’,从旅游的最终目的来看,后者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