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专题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攻坚敲开藏彝走廊幸福门
2018-10-29
藏寨新貌。
三垭彝家新寨。
九龙花椒油生产车间。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图为老鸹村通村公路。
玉米喜获丰收。
梅花鹿养殖基地。

◎张皓瑜 甘孜日报记者 张兵 张磊 兰色拉姆 文/图

朗呷村第一书记叶建明深入村民家中开展工作。

九龙,蓝天、白云与生灵共生的地方;九龙,藏、汉、彝民族和谐交融的走廊。

曾经,19个贫困村,80个贫困组,1890户贫困人口,让这个高原的小城少了些许灵动。后来,“脱贫攻坚”的到来,为九龙添上了历史性的色彩,更为九龙儿女开启了通往幸福的大门。

壮美叠嶂的群山下,成群的梅花鹿在海拔3000米的山间自由奔跑,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呷尔村“岗锦种植养殖合作社”的创办,吸引了当地60户贫困群众以林地或现金方式按总股份的6%入股共同发展,每户每年保底收入2000元以上。

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院坝、标准塑胶篮球场、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放映室、公共厕所等,在三垭乡郎呷村,一个个细节无不彰显彝家村寨的新气象。自采取统规自建以来,郎呷村30户,130人,家家都实现了“五有两分开”的提升建设,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九龙花椒颗粒饱满、色泽鲜艳、味道纯正,走进乃渠乡双富花椒油加工专业合作社,一股纯正的花椒油香扑面而来,作为九龙县起步较早的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作为基本经营方式,常年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夕阳西下,走进踏卡黑毛驴养殖基地,一群群身材高大,皮毛发亮的黑毛驴让人眼前一亮。2016年九龙首开先河发展黑毛驴养殖产业,与山东东阿阿胶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驴基地,全县良种驴存栏规模达到5000余头,养驴带动3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自2014年以来,九龙县实现8个贫困村退出,减贫1260户462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1%,脱贫攻坚实现了从单点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救济式扶贫向产业化扶贫、输血式脱贫向造血式脱贫的历史性转变。

夜幕降临,人们纷纷涌入九龙县民族广场,伴着音乐,藏舞彝舞各展神韵,脱贫带来的欢喜、幸福与憧憬,在人们脸庞上扩展、升华、延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