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春潮涌动
扎实贯彻“五个着力”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三)
2019-02-18

◎四川日报记者 李淼 樊邦平 侯冲

“赖孃孃,我要这双!”2月12日下午,一辆旅游大巴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村口广场刚停稳,游客们便直奔位于“乡村十八坊”的“唐昌布鞋坊”抢购。

鞋坊主人赖淑芳记忆犹新: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在“精彩战旗”特色产业在线服务大厅的唐昌布鞋展区,买走一双布鞋。从此,赖淑芳的唐昌布鞋名气越来越大,仅去年就卖了6000多双,是往年的两倍。

被带火的不止唐昌布鞋。来川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重要指示,鼓舞着巴蜀儿女。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动乡村“五个振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此刻,巴蜀大地,油菜花的金色浪潮正从南向北漫卷,又一个春天到来。

春天在“网红村”的自信里。去年,战旗村接待游客65万人次。“5年之内,村集体经济要达到1000万元。”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定下小目标。

春天在贫困老乡的笑容里。“感谢党的好政策。”2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牵挂的凉山贫困户吉好也求搬进了新家。打量着崭新的沙发、电视和厨房,吉好也求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春天在返乡农民工的梦想里。“不走了!”看到身边高涨的创业热潮,又听说当地创业还有奖励,中江县永丰乡农民工彭仕中作出决定,告别大城市,扎根故乡当果农。

春天在农民的诗歌里。“城里人争相来租房,开酒吧办讲堂,体验采鲜又观光,乡坝头天天像赶场,幸福的农民喜洋洋。”面向来家里参观的一队游客,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农民诗人龙敦仁高声朗诵自己刚写的诗歌。

巴蜀沃土上,越来越美丽的乡村,正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牢记嘱托 绘就蓝图

构建起乡村振兴制度“四梁八柱”

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习近平总书记出了题,这份田野上的考卷如何作答?

与大地贴得越近,瞭望才会更远。去年,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确定22个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正是其一。12个专项小组一竿子插到底,摸家底,查不足,找路径,提举措,形成近3万字报告,为乡村振兴蓝图擘画提供依据。

作为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何处落子?

思定而后谋动。随后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高位谋划,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并对推进重点突破进行部署。

参观崇州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产业园,考察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探访新津中国天府农博园……去年9月3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拉开大幕。14位省领导带队,40多位省直部门负责人,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一把手”深入考察成都7个点位,向“先行者”取经。9月4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成都召开。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共6万余人参加。大会将中央、省委部署落地到基层一线,对“五个振兴”作出具体安排。这个从规格、规模、方式都刷新近年来全省“三农”工作新纪录的大会,全面吹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这是一场头脑大风暴,知道跟谁对标了。”“这是一次思想大统一,晓得往哪使劲了。”与会者形成共识。

会后不久,《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部署18类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成为揽总的纲领性文件。《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也紧跟着出台,确定每年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10个、先进乡镇50个、示范村500个,仅对先进县就一次性给予60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并在土地指标、干部任用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牛鼻子”,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年)》也相继出炉,为产业兴旺载体打造和人居环境治理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至此,我省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党政一把手挂帅,所有部门、重点乡、村参与,全面梳理资源特色……身肩重任的宜宾市叙州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紧冲刺产业发展、党建等“1+7+23”规划体系编制完善工作。这不仅是该区未来乡村振兴的指南,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样本。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去年出台的省委一号文件,首次将“坚持规划先行”单列,并置于“重大意义”部分之后,作为首要工作。去年4月,省委的一间会议室内,来自新津、宜宾市叙州区等地的党政“一把手”们神情严肃,答辩陈词——这是为比选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展开的终极PK。去年5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试点,22个试点县和30个试点镇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1+6+N”县域规划体系,从规划机制上为全省探路。

财政保障政策机制全面构建。去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投入435.4亿元,增长13.7%。我省还探索建立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撬动银行新增农业产业发展贷款500亿元以上,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投入1500亿元至2000亿元。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