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寨引来“幸福水”
2019-02-22

(上接第一版)

2月20日,记者来到俄多和俄满村看到,光伏提灌正开足马力,将小金河水源源不断地抽到蓄水池中,再由蓄水池“分发”到各块土地上。

光伏提灌的河水只是解决两个村的农业灌溉用水,生活用水则是从十几公里以外的石深沟取水,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我们专门作了水质检测,完全符合安全饮水标准,” 县水务局工作人员甲他表示。

“你看,现在的水多干净。”73岁的呷什轻轻拧开水龙头,甘甜的自来水哗哗流了出来。他把记者带到房前的一口石缸旁,舀起一瓢水对记者说,“以往缺水时,我们还会喝存的雨水,你看,多脏。”老人满脸的幸福表情,“现在,我们再也不存在喝水难的问题了。”

随着水的问题得以解决,俄多和俄满村曾经的荒山荒坡也变成良田。仅俄满村就增加可耕种土地300多亩。

饮水条件的改善,也带动了村民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从去年开始,村民们大量购置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洗澡更加方便。俄满村党支部书记郎吉多吉则更多的思考村上未来的发展,“俄满村离县城比较近。现在有水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建一个60亩的蔬菜基地,把蔬菜卖到县城的菜市场。”俄多村第一书记杨鑫却考虑在村内种植中藏药材,并引导村民们大力饲养土鸡。

吃水不忘挖井人。郎吉多吉还向记者透露,自从水引到了村里,无论男女老少无不为党委政府点赞,大家还筹划通水庆典,向建设光伏提灌的相关单位赠送锦旗。

俗话说,项目三分建、七分管,光伏提灌建成后如何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县水务局的帮助和培训下,俄多和俄满村选出村级水利巡管员,为贫困户提供每月500元的公益性岗位,负责对光伏提灌进行管护。同时,村民需要农业灌溉用水,每亩需支付一元钱,有效提升村民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县水务局长旺丹表示,地处干热河谷的丹巴县历来缺水,在中央和省州的关心支持下,自2014年以来,丹巴县已累计投入3790万元,解决了2735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并在全省率先试点建成使用8座光伏提灌,让全县群众全部喝上了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