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康巴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人墨客在 康定的“题字”
2019-02-22

◎包旭杰

康定自开埠以来,因地处“西陲屏障,卫藏咽喉”,成为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数百年来,许多来往的官员胥吏,戍边的军旅将士,寻胜的文人墨客,往往于行经炉城之际,寄情篇什,挥毫题咏,把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遗存,沉淀在炉城的三山二水,留下许多流风余韵。本文拟从一些历史人物的题字来领略康定的一道文化景观。

一、南无寺、金刚寺

南无寺位于康定城南,葱郁林木中金顶辉煌。南无寺前身为跑马山上的“娜姆寺”。南无寺是著名的格鲁派(黄教)寺庙,与毗邻的金刚寺被誉为“双寺云林”。清康熙16年(公元1677年),五世达赖罗让嘉措赠送宗喀巴大师和大威金刚、吉祥天母等佛像画,命名“呷登竹批林”为布达拉宫囊加扎仓支庙,后因清乾隆皇帝亲赐御匾,上写“南无寺”,“娜姆寺”由此改为“南无寺”。

金刚寺是著名的宁玛派寺庙,自1984年7月重新开放后,又于2016年重新翻修。

目前南无寺、金刚寺寺外所悬挂牌匾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二、小天都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一个冬日,大学士孙士毅督办粮务毕,自西藏军营返川,在途经瓦斯沟大峡谷时,惊叹此地头道水瀑布一水倒悬,景观奇绝,堪比上天帝王居住所在,遂欣然挥毫泼墨,写下“小天都”三个大字,镌刻于一巨石上。因刻字得免风吹雨淋的侵蚀,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三、与点楼

民国期间,刘文辉主政西康时,增建二道桥温泉浴池楼馆,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题“与点楼”匾额悬挂楼堂。由于当时于老先生是草书,竖排的“与点楼”三字被康定很多人误认成“五点松”,不解其意而成为当时炉城的一大笑话。此处除“与点楼”三字题匾外,更有教育家、国学家、诗人楹联家,曾任西康省政府秘书长的陶亮生撰联:

敢言幕府风清,镇日尘劳三语掾;

漫道边城候晚,一池汤沐四山花。

这副对联从描述他作为秘书长、因公务冗繁而身心疲惫,化用曾点“浴乎沂,风乎无雩,咏而归”的典故,形象的表达自己在康时生存状态和真实心迹的流露。

四、灌顶

距炉城南门十余公里的老榆林宫河滩边有一温泉,钙化物堆积聚成圆锥体,状如火山,顶端突泉喷射,云蒸雾绕,艳阳下五彩缤纷,煞是壮观。其泉水聚于石滩沙坑,成为河坝露天浴池。浴池上方有天然巨石形成斜坡,民国6年(1917年),川边镇守使、滇人殷承瓛手书颜体“灌顶”二字刻于

石上,各一米见方,笔锋刚健遵劲,至今清晰可见。

近年某些文章宣传灌顶“因雍正四年果亲王于此建设行宫,温泉沐浴,亦名御林宫”,实在谬之千里。果亲王赴泰宁日记显示:果亲王是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到达打箭炉,在此只宿一夜。因此,果亲王于此沐浴建设行宫一事,无从谈起。

五、安觉寺

安觉寺位于康定将军桥,是一座黄教寺庙。因在修建过程中有五个“五”出现,藏语“安”意为“五”,要求四方众生供奉,藏语叫“雀”,故命名“安雀寺”。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戴季陶赴甘孜祭拜九世班禅大师,经过康定,为寺题名“安觉寺”,此名流传至今。

笔者日前观瞻“安觉寺”牌匾,但见悬于正门前的“安觉寺”三字与市内普通商牌店招并无二致,毫无古意雅趣,泯然众物。寺内僧人告诉我,牌匾存于院内,并非轻易可见。“安觉寺”题字未能昭之于众,实在可惜。其实大可让某书法家临摹戴传贤院长字迹悬挂,不失为一景点观赏品。

六、吉祥禅院

吉祥禅院位于康定跑马山。陶亮生老先生为其写了一副禅意深长的楹联:

风不到四禅天,安忍退飞同六鹢;

力能除一切苦,再求降诞浴双龙。

此联撰于1984年6月,这时陶亮生已是八十四岁的耄耋老人,因此联文由其侄陶大瑄代书。

以上罗列六处,并非文人墨客在我州全部题字吟咏。但管中窥豹,可知我州不仅仅风物奇绝,文化遗产亦比比皆是,我们应善加利用、宣传,令其为文旅事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