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步者 解析《水浒猎人》,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侠义精神?关于侠义之道,梁启超有句话概括得很到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长篇小说《水浒猎人》是著名推理作家时晨先生描写水浒一众英雄好汉的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以独立的思考立足,用手术刀般的笔功切开原著《水浒传》里的疑点,再辅以推理小说的剥洋葱方式,佐入现代拳拳见肉的格斗招式,令作品更接近读者,更接近现实,读来兴趣盎然,欲罢不能。 解析《水浒猎人》,离不开原著《水浒传》。读完《水浒猎人》全本,这是一部从《水浒传》第六十四回晁盖中毒箭为叙事基础,再通过韩世忠、张叔夜等北宋名将和唐宵、张闲和徐燎等侠客,再辅以名媛李师师、梁红玉等人加以合理想象所描写的侠义之事,拓宽了原著的格局,不囿于原著的视野,以创新性为依托,使悬疑情节环环相扣,读来紧张刺激,让读者在热血沸腾中体验别具特色的水浒侠义文化。不过,也几乎颠覆的原著的大部分人物的形象。 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迎合原著胃口,而是以不落窠臼的手法,用作者自己独到的猎人一般的锐利的眼光,运异于常人的思维对原著进行解剖,将一种新型的侠义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 人们普遍认为,侠义作品离不开这四个方面;一是责任感,即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二是善恶感,即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三是义气感,即两肋插刀,义字当先,肯于助人;四是使命感,即路见不平,替天行道。 其实,任何作品里的主人公,离不开欲望、动机、能力、运气和机遇。这就是说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将这四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水浒猎人》所反映的是延续了《水浒传》里的阶层,但又不等同于原著里的阶层,将这些阶层进行了更加合理化,更具现实主义性。这里主要有这几个个阶层:一是代表正义的侠义阶层;二是有为一己之私罔顾侠义的阶层;三是有代表朝廷的官僚地主阶级的阶层,四是底层的农民阶层。而这些阶层,全部揉入侠义之中,以侠义的方式释放,及至爆发。 最后,讨论一下小说的契合点。作者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切入口——晁盖之死。其实,在原著里,这里是疑点重重的。晁盖中箭,为什么会中箭?为什么中的是毒箭?为什么中的毒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为什么不交代毒箭上史文恭三个字的真伪?为什么史文恭这样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北宋无武功第一人周侗的弟子)会用毒箭?为什么书中再也不见史文恭射出第二支毒箭?为什么宋江就凭这支毒箭咬定史文恭是射死晁盖的凶手?许许多多的疑点,给了作者无穷尽的思考。那么,只有一个说法,这里面就有阴谋,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而直接与这阴谋有关联的就是宋江。为什么说是宋江,因为,宋江的性格、思想和他想走的那条路不是晁盖所要走的。晁盖是他那条路的畔脚石。所以,一篇气势恢宏的作品应运而生。 因此,我要说的是,《水浒猎人》里的侠义精神,不是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而是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