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缅怀祭英烈 我州各地将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甘孜日报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今年的清明节悄然而至。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州各地将在清明节开展祭英烈活动。 记者从康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康定地区4月4日上午会在康定市烈士陵园开展2019年清明节烈士祭扫活动。届时,州级党政领导、康定市党政领导、驻康部队官兵及部分少先队员等上百余人将参加此次祭扫活动。期间,100名少先队员将集体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参加祭扫活动的所有人员将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今年的4月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为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烈士,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将于4月5日开展“祭奠泸定桥勇士·弘扬英烈斗志”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届时,现场将会共同唱响《泸定桥之歌》,以音乐让现场观众感受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当天还有讲解员带领小小讲解员在现场为参观人员进行讲解。同时,该馆将于4月5日至7日为参观者免费提供讲解、开水、医疗救助等服务,还将延时闭馆。 记者还从得荣县政府了解到,该县在今(4)日上午组织县级机关各单位、驻县部队及省州属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同时,其它各县也会开展相应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见习记者 包小玉 家祭勿忘告英魂 4230名革命烈士长眠我州 甘孜日报讯 又是一年清明节,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近日,记者从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我州烈士数目、烈士陵园的最新情况及抚恤优待烈士遗属的政策落地情况。 据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我州18个县(市)共有28处烈士纪念建筑物,总占地面积93332.5平方米,包括3046个烈士墓、34个烈士纪念碑(亭)、5个烈士纪念堂(馆)、3个烈士骨灰堂、8个烈士纪念塔(祠),均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各地烈士陵园里,安埋有为甘孜州解放、民改、平叛剿匪时期牺牲的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福建、湖南等省籍和本州籍的4230名革命烈士。其中,18军烈士45人,在甘孜县安埋25名,德格县安埋20名;红军烈士698人,在泸定县安埋613名,康定市安埋60名,丹巴县安埋10名,甘孜县安埋15名;平叛剿匪烈士2571人;其它时期烈士916人。 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在我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相关部门的努力,各县(市)根据有限的条件加强了对烈士陵园的管理和维护,加大力度宣传烈士事迹,较好地发挥了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体功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殊作用,在反分维稳和民族团结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州根据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提高烈士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近烈士遗属、关心烈士遗属,切实保障烈士遗属的生活。 见习记者 汪青拉姆 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 每一个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肃穆的表情。驻足、观看、凭吊,历史的烟云仿佛就在眼前浮现。 作为中央红军进入藏区的第一州,也是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的藏区第一州,我州具有红色基因的基地也相对较多,甘孜县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联谊塑像馆、磨西镇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丹巴县三岔河革命烈士纪念碑公园……可当你走进一个个见证过战火硝烟的革命圣地和历史遗迹,你都会找寻到不同的历史记忆,受到崇高的革命精神洗礼。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这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全州各地。 “红色资源和历史遗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这些精神遗产,而且要用这些精神遗产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工作人员夏芸告诉记者。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红色旅游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在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事业日渐蓬勃兴起。 在创建爱教基地方面,我州充分依据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和特点,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狠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设。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全州先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7个,其中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 如何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树群众爱国主义情怀?州文明办宣教科相关负责人说:“一直以来,我州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的窗口和阵地作用,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直观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朱德与格达活佛纪念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级各类社会团体近300余万人次。同时,在清明、“七一”、国庆等节日充分利用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载体,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祭扫、红色记忆等宣传教育活动,并向群众展示先进人物和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进人物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牢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正气,营造崇尚和关爱英雄模范人物的浓厚氛围。” 见习记者 包小玉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