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2018年11月3日至12月3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四川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9年5月9日向四川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黄龙云通报督察意见,省委书记彭清华作表态发言,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反馈会。督察组副组长刘华及有关人员,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督察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督察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全面部署,持续推进,整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 第一轮督察以来,四川省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专题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推动督察整改工作;党政主要领导20余次赴现场检查调研,指导推动督察整改工作;将目标绩效考核中生态环保权重从2017年的13%,提高至2018年的16%,并对考核排名后五位的市(州)和省直部门实施约谈;就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损害问题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78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71人。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持续将成都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2018年成都平原大气环境质量同比得到明显改善;持续加强沱江、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建成73座污水处理厂和1280公里污水管网,流域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第一轮督察以来,省委、省政府已先后制订6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改革方案,修订出台环境保护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规;将全省30.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投入3.4亿元推进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投入1.2亿元治理岩溶400平方公里,完成九寨沟地震震损草地恢复及退化草地改良11.7万亩。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四川省高度重视此次“回头看”工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19年3月,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问题已基本办结,其中责令整改1956家;立案处罚716家,罚款1350万元;立案侦查13件,拘留8人;约谈219人,问责249人。 督察指出,四川省督察整改工作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思想认识和推动落实上还有差距,部分整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站位不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督察整改工作要求不高、抓得不紧,部分整改任务进展滞后,督察组交办的一些群众举报问题查处不力,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内江市委、市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质量不高等问题重视不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威远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均未按期建成投运,11条黑臭水体治理无明显进展。2018年1月至10月,全市沱江流域24个监测断面有14个水质不达标,威远河罗家坝断面至破滩口断面水质由Ⅲ类降至劣Ⅴ类。 绵阳市及安州区原定于2018年底前全部消化历史堆存的磷石膏,实际消减不到20%,目前仍堆存约210万吨。堆场“三防”措施不到位,渗滤液和冲洗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安州区天明磷化工、启明星磷化工等黄磷企业长期违法生产,污染十分严重。绵竹市磷石膏“产用平衡”整改任务未按期完成,新市工业园区内龙蟒磷化工、三佳饲料等企业违规处理生产废水,偷排磷石膏渗滤液,磷石膏堆场周边地下水总磷浓度最高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569倍。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整改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降低整改要求。攀枝花市擅自取消整改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对运行不正常的污水处理厂整改缺乏阶段性目标,同时未按要求对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确具体时限,甚至还擅自放宽攀钢集团所属矿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在自然保护区违法生产活动的整改时限,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对群众环境举报重视不够,上面不督促,下面办理不认真、不彻底。群众反映的西昌市马道大山坡废旧回收市场违规回收废旧电池、电瓶问题,西昌市在未落实整改要求情况下,即于2017年11月向凉山州政府上报整改完成,凉山州未经核实即于当日向省政府上报整改完成。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莲花垃圾处理厂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自贡市于2018年8月上报整改完成,但此次督察发现,该处理厂仍积存约4.5万立方米垃圾渗滤液,且部分渗滤液违规处置,导致周边地下水和沱江受到污染。 二是整改责任落实不力。攀枝花市督察整改实施方案及部门职责划分文件职责交叉,边界不清,导致住建、水务、城管等部门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全市应于2018年建成的25个污水处理项目,至“回头看”时仍有18个未开工。广安市经开区管委会和前锋区政府在代市镇至园区污水处理厂之间管网维护管理上,相互推诿扯皮、互不承担职责,管网破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进工作不力,部分市(州)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擅自放松整改要求,全省应于2018年完工的544个城乡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至“回头看”时仍有190个尚未开工;(紧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