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蓝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此后,微信工作群整顿成为各地执行减负政策的微观切入点。 微信群无疑是推动工作的好工具,无论距离多远,动动手指,指令就能发下去,缩短了工作指令的下达时间,但是也助长了一些形式主义歪风,甚至出现一些瞎指挥、乱安排问题,让基层的干部苦不堪言,增长基层干部的负担之外,更是让工作难以开展。 当然,微信群数量多,大家埋头看群,只顾走进微信群,却没有时间抬头走向人群,这样的微信群也束缚了干部的手脚,让他们疲于应付各种指令,甚至是重复的指令,这样的微信群有了速度,却不能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少了温度,自然工作难以开展。 面对微信群给基层干部带来的负担,一些地方出台了“减少”微信群的方案,甚至“最多只建一个群”,当然,数量上的减少的确能够让干部埋头的时间减少,但是如果这一个微信群的内容不断地“刷屏”,干部也是没有时间抬头的。 如此,就不难看出,微信群的“减少”只是有可能为基层的干部减负,这只是在表面上的一种减负,并没有切中要害,解决在症结上,这样的基层减负反而是以形式主义的方式去对抗形式主义,依然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应该意识到微信群“减负”并不是简单的微信群数量上的“减少”,而应该是微信群质量的提升,在群内只讲干货,挤干“水分”,更要把群内的工作干在群外去,让微信群只是为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便利,为工作服务,而不是“绑架”工作,让微信群的“长处”成为助力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动力”,这才是打开微信工作群的正确方式。 (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