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存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7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好清水进万家
2019-07-24

◎寇江泽

最近,一场大规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在2018年完成长江经济带11省份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全国其他20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完成清理整治。这是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饮用水水源地第一次迎来如此规模的专项环境整治。

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水源地环境质量,是保障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的第一道关卡,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今年5月底,涉及156个地市527个县899个水源地的3626个环境问题,1991个已完成整治,完成率为55%,总体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也要看到,还有5省份进度低于全国平均进度,一些地区存在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风险。水源保护是水污染控制最安全、成本最低的关口,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后续处理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保障饮用水安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水规模也在迅速扩张,水源地环境整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客观来说,水源地环境整治不是件容易事,很多问题是在长期粗放发展和管理过程中遗留下来的。

正因如此,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这项工作。特别要看到,一些地区清理整治滞后,背后是责任没落实、工作没抓实等主观因素导致的:有的地方思想松懈、敷衍整改;有的部门推诿扯皮,贻误时机;有的地方松劲歇脚、得过且过;有的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若要水源地环境整治到位,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推动水源地清理整治,各地必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借助科学手段精准治理。水源地划定不合理要及时调整,排污口、违章建筑等该封封、该拆拆,分类整治,推动问题解决,千万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当然,整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硬骨头”,单靠自己难以解决,还需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制定包保协调工作制度,推动地方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