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泸定桥畔的回响
2019-08-06

◎新华社记者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滔滔大渡河穿泸定城而过,泸定桥畔,嘹亮的合唱声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前响起,22座为纪念飞夺泸定桥勇士而立的石柱挺立在一旁。

开国上将杨成武曾回忆说,打过这么多仗,最惨烈、最悲壮的,还是飞夺泸定桥。今天,大部分夺桥勇士的名字难以考证。7月27日,李理来到泸定桥畔,不禁百感交集。他的父亲李友林是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之一。“父亲去世前一年,才告诉我他的故事。”

1935年5月28日凌晨,为抢在敌人增援部队前抵达泸定桥,先头部队红4团接到“提前一天夺取泸定桥”的命令,此时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两天的路必须一天走完,还要突破敌人的堵截,形势十分紧张。“为了抢时间,父亲说他们根本不敢吃饱肚子,有时击溃路上遭遇的守军后,有战士将敌人煮到半熟的鸡腿捞起,插到皮带上就继续赶路。”李理说。

一昼夜疾行240里,29日凌晨,红4团终于赶到离泸定桥10里远的上田坝。红军兵分两路,一路沿河而上,一路向左侧包抄。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红军夺取控制了泸定桥的制高点海子山,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同时很快组织起一支22人组成的夺桥突击队,闻名中外的“飞夺泸定桥”战斗一触即发。

今天走在泸定桥上,尽管已在13根铁索外又加了数根钢缆,并有结实木板构起稳固的桥面,过桥时仍感到桥身左右摇晃,桥下就是湍急的大渡河水,令人心惊胆寒。小心翼翼踏着小碎步走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铁索桥,更觉当年红军夺桥战斗时的英勇豪迈。

据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资料,红军进到西桥头时,守桥敌人已拆完桥上大部分桥板,并在东桥头附近构筑了工事,同时用重机枪、迫击炮不断向西桥头密集射击。

李理曾问过父亲,爬铁索夺桥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到过死吗?至今,父亲的回答仍萦绕在李理耳边,“如果想到死,我们就冲不过去了。”那个时候,战士们都抱着必胜的信念,才会产生如此大的决心与勇气。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