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其中,完成高速公路3.52亿元、干线公路31.8亿元、农村公路19.3亿元、养护大中修1.2亿元、站点建设0.16亿元、机场1.43亿元、其它专项工程1.8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 加快前期项目8个,所有工程建设按照目标序时进度安排有序推进。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大通道”,是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全州以交通先行为统领,坚持道路为先的理念,交通储备项目后劲十足,做到新建一批、续建一批、在建一批,引领交通大发展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孜交通硕果累累,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近3.5万公里,在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中排名第一。一张张便捷的公路网,一条条发展的交通线,让甘孜人走向了远方,也吸引更多人来到了甘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和强劲动力。
惠民生 倾情百姓谋福祉
干线路乡村路连户路路路齐头并进,脱贫路致富路奔康路条条直通人心。当我们欣喜于雅康高速的贯通、国道317线和318线优化同时,我们的乡村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而变化。
通村硬化路蜿蜒延伸,两边山地青稞披绿,侧旁小溪淙淙如弦。8月4日,驾车驶往新龙县雄龙西乡哈米村,优美风景惹人眼。然而,就是这6公里的山路,曾让哈米村人尝尽了苦头伤透了心。
“以前村里没公路,通乡的也是一条‘土路’(机耕道),到县城要两个小时。因为路况不好,骑摩托车稍不注意就滑到路边沟里了。”哈米村村民呷绒泽仁回想交通不畅带来的不便,仍是心有余悸。
说过去不堪回首,谈现在满面喜色。呷绒泽仁说:“现在通乡有沥青油路、通村有水泥硬化路,还有连户路到家门口,车跑起来又快又安全,到县城只要半小时时间,费用也只有原来三分之一。路好车多,全村202户,就有30多辆小汽车、300多辆摩托车。”
“不通则痛”,道路不畅给甘孜群众留下了许多“痛点”。结合精准扶贫,围绕“100%建制乡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两个100%”目标,我州开展交通大会战,逐一消除“痛点”,已建成通乡油路226.8公里,建成通村硬化路6100公里,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建好路,跑好车,利出行。“翘盼大半载,今朝终梦圆。”8月1日,客运车辆驶上雅康高速泸康段,至此,雅康高速公路全线实现客运车辆通车。当日上午7时客车发班,中午12时40分顺利到达成都,前后用时不到4个小时,整整比车行G318泸康段提前了1个小时。乘客李芳芳高兴地说:“客车能全线跑雅康,给我们的出行带来真正的方便。”
不只是高速大巴便民,更有城乡公交惠民。6月1日,雅江县城乡公交(农村客运)开通;7月3日,继6月13日石渠、玉树省际客运班线开通后,石渠县城公交车、出租车和县城至东区农村客运班线开通……至此,全州16个县都开通了城乡公交,正朝着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从羊肠小道,人背马驮,到砂石公路,再到通乡油路和水泥路,我州各族群众见证了“路”的变迁。
如今,纵横交错的公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大客车、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来往穿梭,繁华美景处处可见……交通以脱贫攻坚为契机,以路串联产业基地、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以点连线、连点扩面、连线成片,倾力建设“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幸福小康路”,为全州群众开辟脱贫增收新渠道,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脱贫一方群众”的目标,打通脱贫增收“最后一公里”。
二郎山能轻松翻越了,甘孜特产早上采摘下午发出,旅游旺季民宿入住率终达90%以上,就业机会不断增多……“路通自有财富来。”如今,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已经改变了全州的交通面貌,安全畅通的农村牧区公路也已成为我州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增收的“助推器”。道路的通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发展物流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正当其时,广大农牧民受益多多,脱贫致富的路子也越来越宽。
展谋略 构建立体交通网
“变化太大了,真好!让人打心眼里高兴。”5月29日,十八军老战士李永淑行走在川藏线,连连感叹。
不畏雪域千里路,十万大军越关山。为了解放西藏,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进藏部队陆续进入甘孜。18军筑路部队及民工,用铁锤、钢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劈通二郎山、跨过大渡河、征服雀儿山……仅用4年就建成全长24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2000多名英烈为此长眠在雪域高原,创造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鼓舞着藏区各族干部群众攻坚破难、昂扬奋进。
5月28日,“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启动,17名十八军老战士及其亲属代表与媒体记者共同出征,深入甘孜藏区开展考察,重温十八军进藏光荣历史,感受甘孜藏区巨大变化。作为69年前的“筑路者”,最为感慨的还是自己亲手筑就的道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当时的“中国最险公路”变为今日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当年的筑路老军人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薪火相传,弦歌不止。英雄的甘孜儿女弘扬“两路”精神,创造着“天路”奇迹,雅康高速这条135公里的“云端天路”终于结束了甘孜州不通高速的历史,国道318线成为最美风景线,国道317线成为自驾游进藏的又一选择,折多山隧道破土动工,雀儿山隧道获得2018国际隧道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两个100%”,这些都成为彰显藏区交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蜀道不再难,银鹰翔云端。6月13日,在甘孜县来马镇和德格县错阿镇交界的静谧群山中,一阵阵划破天际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银鹰穿云而降,在甘孜格萨尔机场跑道平稳着陆,安全停靠在停机坪。甘孜格萨尔机场试飞成功,“高原天路”向正式通航迈出关键一步。据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丁虹介绍,截至目前,甘孜格萨尔机场今年累计投资1.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2.5亿元的48%,而9月,格萨尔机场将正式通航。至此,我州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高高原机场的州(市),它将与州境内的康定机场和稻城亚丁机场,合力形成“甘孜全域旅游金三角”的空中走廊。
空中天路的建设,为甘孜带来前所未有的交通便利。8月4日,伴着“嗡嗡”声,一架无人机载着刚从深山中采摘的新鲜松茸,降落在位于雅江县八角楼乡松茸村的雅江松茸产业园松茸预处理中心,新鲜松茸经过预处理中心的预冷、自动化分拣、分装初加工程序后,再搭上冷链专用车及专线航班,24小时内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从山尖到舌尖,24小时品尝到新鲜松茸,这是以往想到不敢想的“奇迹”。以往的“不敢想”变成了现实, “24小时吃新鲜松茸”正是我州交通高速发展的结果。
在2018年12月28日,新建川藏铁路成都雅安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川藏铁路的建设取得了第一步的成效,而川藏铁路甘孜段建设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以来,我州全力配合川藏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征地拆迁,预计9月底前将开工建设控制性工程。
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国道215线、泸石高速、两康(康定、马尔康)高速、甘孜格萨尔机场……今年来,甘孜交通多个项目同时“发力”,真正做到了“铁公机”齐头并进。
打造“铁(路)公(路)机(场)”立体交通,不再是梦想,即将变为现实。立体交通将为甘孜发展注入新动能,点燃兴康梦想、筑就兴康大业,强力推行“交通+”的交通建设发展新理念,今日甘孜,如神笔在握,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交通运输画卷。康巴大地,一张史无前例的交通运输网通畅四方,带来富裕、通进民心、走向未来、直奔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