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奏响脱贫礼赞歌
我州2019脱贫攻坚半年纪实
2019-08-20

◎甘孜日报记者 游飞

仲夏8月的甘孜藏区高原,阳光灿烂,绿意盎然,喜事连连。

石渠县真达乡傲一村的四郎拥措奶奶满心欢喜,忙着在家里张罗布置,为33岁的小儿子根腰迎娶新娘,了却此生最大心愿;甘孜县吉绒隆沟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昂翁绒波一家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大方取出上千元存款置办零食礼品,热情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新龙县皮擦乡的益呷到乡上的食堂当上厨师长,经过培训上岗的他信心十足,以后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可以随时满足两个儿子买新玩具的愿望。

对于这两年陆续摘掉贫困帽的他们来说,幸福生活莫过于此。

截至2018年底,我州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17%下降到3.52%,创造了我州扶贫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脱贫攻坚标重点、指方向。

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我州迅速回应。3月上中旬,州委书记刘成鸣来到道孚、色达、炉霍等地调研时再次指出,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国家形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要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对照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查找薄弱环节,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7月上旬,我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2019年第6次会议,据通报,今年以来,县摘帽“三有”、村退出“五有”、户脱贫“六有”的14项指标完成进度均达50%以上,平均进度达80%以上,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稻城5县(市)经省政府正式批复退出贫困序列。

总结中前行;破难中补短。深入实践高质量脱贫,我州在行动中奏响一曲曲高原礼赞之歌。

政策兜底

圆梦脱贫打根基

挪穷窝、住新房、圆美梦。8月初,在色达县大则乡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穿梭在一栋栋崭新的藏式民居间,家家户户房顶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独具藏式特色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身着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欢快地舞蹈,小朋友们则跑跳着嬉戏,展现出一幅美丽的高原乡村图景。

在集中安置点住户贡波80平方米的套房里,藏式茶几、电视柜、平板电视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打开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一股清澈透凉的水喷涌而出。旁边单独的洗澡间,电热水器里烧满了热水,随时都可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而这,也是集中安置点35户从厚门村牧区搬迁下来的贫困群众新家的标准配置。

“一分钱没花就搬进了这样舒适的新房,全靠党委政府为我们贫困户兜了底。”说起现在的居住条件,贡波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在德格县龚垭乡来格村来格组,2019年初,贫困户次仁永宗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搬进了新家。翻开次仁永宗家的账本,2018年纳入医疗救助名单,享受一次性高海拔补助、草补、林补、公益林补助和粮补等惠民财政补贴,以及低保兜底和集体小额信用贷款分红,这些兜底政策收入,就超过一万元。

政策兜底,为脱贫攻坚打根基,给贫困群众吃定心丸。2019年以来,在原来政策基础上,我州全面贯彻落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12个县摘帽、251个村退出、7161户31242人脱贫”年度目标,强化安排部署,科学确定年度减贫计划,制定《21个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雅砻江上游4县24乡镇2019年目标任务》。截至7月中旬,已分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85亿元,其中重点倾斜安排24个深度贫困乡镇2.08亿元。筹集“四项扶贫基金”12.66亿元,发放基金7.15亿元、小额信贷10.53亿元。

在户脱贫“六有”上,义务教育保障7849人、基本医疗保障31242人,均完成目标的100%;达标安全住房4292户、安全饮用水4230户、生活用电5300户、广播电视4369户,分别完成目标的59.94%、59.07% 、74.01%、61.01%。在村退出“五有”上,达标村集体经济137个、通村硬化路214个、文化室151个、卫生室187个、通信网络204个,分别完成目标的54.8%、85.6%、60.4%、74.8%、81.6%。在县摘帽“三有”上,达标中心校219个、卫生院225个、便民服务中心158个,分别完成目标的94.81%、96.98%、67.81%。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