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9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藏区逐梦人
中国好人杨凤用奋斗姿态写就充实人生
2019-09-13
图为杨凤在养殖场忙碌。

◎甘孜日报记者 刘小兵 文/图

你如果工作稳定、家人阻拦,是否还会选择远走他乡,摸索创业?你如果背井离乡、身负巨债,是否还能重振信心,迎难而上?你如果年近半百、生活无忧,是否还要艰苦创业,追求突破?对于以上问题,很少有人能全部答“是”,但丹巴县梅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凤做到了。头顶“中国好人”等众多荣誉,带头创业、扶贫帮困、关爱妇女、捐资助学……杨凤在甘孜广受赞扬,有人称她叫“永不放弃的英雄”,有人赞她为“脱贫路上的好心人”。

但杨凤却认为自己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得益于党对藏区的好政策,然后比他人更努力一些罢了。

自强而果敢的“辣妹子”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杨凤生来就不甘平淡。

杨凤1969年1月出生在重庆市荣昌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退役军人,为人正直、教子严厉,母亲是村小教师,待人和善、育人有方。她童年时,父亲常教育她“只要决心够大,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母亲也常叮嘱她,“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心存善念。”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杨凤从小就性格坚韧、很有主张。

1986年7月,杨凤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原打算放弃学校分配的工作到外地闯荡一番,但抵不过母亲的苦劝,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村小教师。走上岗位,她兢兢业业、业绩显著,不久后便升任校长。

端上“铁饭碗”在当时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杨凤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始终放不下外出闯荡的念头。后来,家中的变故促使她迈出了这一步——母亲患病让家中欠下了1400元钱,这对当时月工资只有40多元的杨凤而言是一笔巨债。为了还债,杨凤在1988年暑假,联合父亲的一个开货车的战友从内地拉了一车蔬菜,到她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处四川藏区的丹巴销售,赚了一大笔钱。尝到甜头后,杨凤不顾亲友的劝说,辞去工作,来到丹巴摆起了菜摊。

与丹巴本地人杨廷勇的相遇,为杨凤今天的生活奠定了基调。

1964年出生的杨廷勇曾在丹巴企业局工作,因为不喜欢工作的约束,选择了辞职创业。都希望闯荡、都辞职创业,杨凤和杨廷勇一拍即合、迅速相爱,虽然父母极力反对,可杨凤还是毅然与杨廷勇结婚了。

婚后,杨凤与杨廷勇一同创业,做过藏装制作、副食品批发、服装销售等营生。2001年,杨凤决定放手一搏——筹资几十万元,在丹巴县岳扎乡办起了大渡河鱼养殖场,并由此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劳动。但生活常会给人预想不到的考验——2003年6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养殖场里即将上市的鱼儿全部冲走。

洪水让杨凤夫妇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还背负了40万元的外债。在收拾好残局后,杨凤对丈夫说“冲就冲了,好歹我们两个还活着!”“她是一个典型的重庆‘辣妹子’,坚强得很,不是她鼓励我,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回忆往事,杨廷勇眼角湿润。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