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益广告.广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2019-10-24

◎巴塘县竹巴龙乡中心校 朱群英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高。对于学生创新认识的培养,将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本文以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题,全面阐述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课程教学;小学语文;学生创新意识;中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学生创造性培养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自我表现,也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施展。小学阶段正是激发一个孩子创造性的关键时刻,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营造空间,激活创造潜能

教学是学生和老师双方配合的一个双向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施教过程当中的首要因素。课堂上,教师应不失时机,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很多情况下,教师偏爱少数优秀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的现象,使得教师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并通过直观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培养和促进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只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学生在教师身上感受到温暖和期望,从而有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应对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在儿童时期,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奇心,将对他们今后人生良好生活习惯、倾向、态度、爱好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时冲动,要想让他持久下去,就要对他加以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才接触,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在课堂上讲有关爱迪生、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将一时的兴趣培养为终生的爱好。

四、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品质,锻炼学生意志

一个创新人才不一定是一个有好智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待每位学生,调动起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现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对其表扬并鼓励。因为怯弱是与创造力无缘的,只有大胆才能冲破被束缚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坚毅、上进等良好品质,从而为学生日后成为创新性人才打下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善待每位学生,表扬多于批评,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积极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自身的知识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