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源动力 提振奋斗志
2019-10-30
丰收的喜悦最甜,干群齐心忙碌的身影最美。本报资料库图

扶贫遇“冷”需“捂热”,精神脱贫要“补钙”,近年来,我州大力实施“润育工程”,在扶贫需扶智、扶贫先扶志方面大胆探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实施“润育工程”,真正浸润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内心深处,让农牧民群众感恩于党的温暖——

◎甘孜日报记者 谢臣仁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生动地揭示了美好生活的真谛。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奋斗”二字在我州有了新的诠释和新的内涵。我州以实施“润育工程”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示范“五大行动”为抓手,实现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主动脱贫意识明显增强、致富激情明显高涨、法治思维明显养成、精神风貌明显改观、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八个明显”,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确保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同奔康”。

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中,奋斗成为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前行姿态,成为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为奋斗进取作上了生动注脚。

“接地式”宣讲越来越“入心”

“新中国成立70年,百姓生活有巨变,要把问题说明完,新旧对比表一番……”10月24日,在康定市折东片区的宣讲场上,全国劳模、康定市金汤镇先锋三村的周易洪用快板进行宣讲。

快板声声抒胸怀,字字句句入心来。大家听到动情处,掌声响起来、喝彩亮起来。

不仅在康定、不只是周易洪,在我州各地,形式多样的宣讲随处可见——巴塘县以手绘本《巴塘故事》为蓝本,通过州、县、乡三级宣讲员讲好“巴塘故事”,在火热实践中发现和提炼具有宣传价值、鲜活生动的好题材,群众拍手叫好;理塘县“帐篷学校”走进虫草山开课堂、办讲座,一线宣传政策解难题,让群众采挖虫草和接受教育两不误;石渠“马背宣讲队”奔驰广袤草原,让2.3万平方公里的“生命禁区”迸发勃勃生机;得荣县村村有夜校、半月有宣讲,让高密度高质量宣讲环环相扣、绵绵不绝……

把“想讲的”和“想听的”结合起来,把“想听的”融进“想讲的”,用干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讲脱口秀、说乡土话,变说教为故事,变深奥为生动,让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切实解决了群众听得懂、易接受、上心头的问题,让宣讲大受欢迎、深入人心。

进帐篷、走村落,到田间地头、跑牧区草场,开展多语种、多层级、多渠道宣讲,依托农牧民夜校、结对认亲、群众大会,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采取“定点+流动”相结合,开展案例剖析、丰富教育内容,讲解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群众坐得住、感兴趣、能认知、有收获。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