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助互爱、发展产业、文化交流
甘孜谱写民族 团结进步新篇章
2019-10-31

◎四川日报记者 游飞

“作为造福藏区的民心工程,两河口水电站的配套工程两河口特大桥9月底提前建成通车,是建设者和当地藏族同胞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10月24日,当来往车辆通过位于雅江县的两河口特大桥时,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王凯感慨不已,“在两河口水电站的两万余名建设者中,少数民族建设者就有3000多人,这项工程就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工程。”

甘孜州有藏、汉、彝、羌、纳西、回等20多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81.5%。自2014年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甘孜州通过凝聚人心、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续写了新时代甘孜新篇章。

民族团结一家亲

10月1日,在北京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道孚县藏族汉子小热登几度热泪盈眶,“想想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新中国现在变得如此强大,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幸福,我要做更多有益于国家的事情,大家更要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被当地人称为“活雷锋”的小热登,曾悉心照料汉族孤寡老人陈远达长达19年。19年里,他数不清为老人做饭洗衣多少次,给老人搓背洗澡多少次,为老人清理大小便多少回,送老人去医院多少趟……陈远达老人在99岁高龄时去世,小热登亲自为老人穿上寿衣,操办了老人的后事。

在甘孜,还有很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

九龙县呷尔镇84岁的王友珍一家37口人,四代同堂,其中就包含了藏彝汉满回5个民族,一家人团结互敬、和和睦睦,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泸定县岚安乡,从1979年开始,“鞋垫大妈”史国秀只要得知哪里有解放军、武警官兵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她都会带上自制鞋垫和哈达去看望官兵。40年来,她把数千双鞋垫送到了军人手中。她说:“我是拥军模范,也是普通藏族人,我希望通过行动增进民族同胞间的情谊。”

发展是把“金钥匙”

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是把“金钥匙”。今年国庆期间,道孚县协德乡孔家客栈老板多科的客房天天爆满。“每年至少增收三万元。”谈起开旅店,多科很是健谈。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