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康巴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别策划

第03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藏在大山深处的
​玛达咪,我的玛达咪
2019-11-08
九龙县万年村尼玛铺子。
“玛达咪”锅庄。
“玛达咪”山歌传承人萨达泽仁。
“玛达咪”山歌演唱者李季娃。

◎洛迦·白玛/文 九龙县文化馆/供图

这,是一个片长仅有十五分钟零一秒的纪录片。

随着一个浑厚的男声,字幕淡入:

“九龙县境内居住着以藏、汉、彝为主的十多种少数民族。他们世代相依相存,在这片热土上保存着各自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呷尔坝、斜卡地区尼汝人的阿勒拉姆山歌;乌拉溪、大河边的汉族四句子山歌;三岩龙、魁多地区的普米么么山歌;汤古地区的木雅人锅庄;七个彝族乡境内的彝族阿莫尼惹民谣等都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甚至终结。特别是边缘民族‘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一个特别现象……”

字幕淡出,在以几座云雾氤氲的山峦为背景的画面上,出现片头:玛达咪,我的玛达咪。

紧接着,一段悠扬的歌声仿佛从山间传来:“玛达咪——”

解说声起:“认识这一支自称‘纳木子’,译为天神之子或大地之子的族人,是从认识他们的一种山歌开始的,……”

在这部片名叫《玛达咪,我的玛达咪》的纪录片中,拍摄者讲述了他们去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山歌以及它的传承人的故事。

片中,“玛达咪”山歌曲调深沉悠长,低回婉转,很容易让人沉浸于其中。

不过,相对于山歌,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个纪录片背后的人——海日尔他和他的同事们。

歌谣

上八位娘舅坐

村庄里面姑娘多

村庄没姑娘冷清

村庄大了姑娘多

——“玛达咪”情歌

用山歌唤醒沉寂的

村落

布谷鸟在树枝上叫

听见布谷叫声可播种

我们开始种地忙

山上放狗打猎猎物获

——“玛达咪”劳动歌谣

200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九龙县文化馆的文艺创作办公室里,做音乐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海日尔他和馆长王孝康正就音乐舞蹈创作的事情进行着探讨。

“对了,子耳彝族乡的万年村尼玛组的有一种曲调、唱腔都非常独特的山歌,有机会你们可以去挖掘一下。”探讨间隙,王孝康突然说。

酷爱民间文艺的海日尔他立即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后来,他听文化馆的老工作人员也多次谈起这种山歌,说起它的独特之处。于是,他想要亲自去感受这种山歌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总有一天,我要去那个地方,亲耳听听那动人优美的山歌……”他这样想。

时光似水,转眼就到了2004年。

清晨,太阳刚从山头撒出第一缕光线,海日尔他、李多杰、王小康三人就聚在了县城街头的街心花园处,他们都是馆里做音乐舞蹈创作的。今天,他们要在馆长王孝康的带领下,去往子耳彝族乡的万年村尼玛组开展实地采风活动,准备收集资料作为以后创作的原始素材。

“东西都带来了吗?”海日尔他问。

“带了带了,这是我们一周的干粮。”李多杰说。

“录音机在这里,磁带带了十多盘,笔和笔记本都准备好了。”王小康也点了点头说。

“摄像机呢?”忽然,海日尔他发现计划同往的人中少了一个,“尼克尔他呢?”

“他去洪显烈那去取摄像机去了,说马上就来。”其他两人回答道。

正说着,尼克尔他扛着一个老式的摄像机已经朝着他们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来了,来了!”尼克尔他有些气喘吁吁地说,明显跑得很着急。

“好,那我们准备出发了。”海日尔他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他们租来的那辆车的师傅上车。

那是一个录音笔和摄像机都并不普及的年代。当时,他们打听到有一个叫洪显烈的摄影爱好者自己买了一台摄像机,便去将摄像机借了过来。而“录音笔”这个名称在当地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听说过。

就这样,一行人带着准备好的“装备”匆匆奔赴目的地。

到了烟袋乡后,由于道路原因,车子不能再往前走了,于是他们干脆下车,租了几辆摩托车,最后终于抵达目的地——人称“尼玛铺子”的子耳乡万年村尼玛组。

这是一个坐落于半山腰的美丽小村子,村民们属于九龙藏族支系里的西番藏族,他们自称为“纳木子”。

进村后,他们打听到了能完整讲述族群历史并能演唱“玛达咪山歌”的“帕茨”(文化传人的意思)——萨达泽仁。当得知老人的孩子都在县城,村里只有他一个人居住时,海日尔他等人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便住进了萨达泽仁家里,这一住就是五天。

住下后的当天晚上,吃过晚饭,萨达泽仁就给他们演唱了几首山歌。

“怎么每首歌都是以‘玛达咪’开头和结尾呢?”听了几首之后,他们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每首山歌都会以“玛达咪”为衬词开头,同时也以“玛达咪”来收尾。

萨达泽仁说,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村里几代人都是这么唱的。

当他们询问“玛达咪”三个字的意思时,萨达泽仁告诉他们说,在他们“纳木子”的语言里,“玛达”是太阳的意思,而“咪”则包含赞颂、称颂、祝福之意,“玛达咪”如果翻译过来可以叫“太阳赞”或者“太阳颂”。

“既然这种山歌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名称,而且每首开口必唱‘玛达咪’三个字,不如我们就把它叫做‘玛达咪山歌’吧。”有人提议道。

“好,就叫‘玛达咪山歌’。”大家都觉得这是最符合这种山歌的名称。

对于用“玛达咪”来命名自己这个族群的山歌,萨达泽仁也点头表示非常赞成。

从此,这种独特的山歌终于有了名字——“玛达咪”山歌。

那一次,海日尔他和他的同事用五天的时间走访了十多个会唱“玛达咪”山歌的村民,收集到了30多首“玛达咪”山歌。

五天的日子是单纯而快乐的。

每天白天,海日尔他他们在萨达泽仁的带领下到村里会唱山歌的人家里去摄影、录音。晚上,他们在萨达泽仁家的火塘边整理一天的工作,记录下翻译出来的歌词,并按照歌词的内容将歌曲归类,做完这些之后,他们就坐在火塘边静静地听萨达泽仁老人讲述“纳木子”这个族群的历史和传说……

“我们的祖先最先生活在西藏一个叫‘普木拉支古’的地方,他们信奉原始苯教,并在那儿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后来他们迁徒到了一个叫‘江都’的地方,在‘江都’生活了两代人之后,他们又迁徒到了今天的德格,因为不适应德格的气候,他们又再次迁徒来到了今天的康定新都桥。在那里,经家族大会商议决定让族人们分两路迁徙,分别前,他们将一只海螺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两路迁徙的族人,作为以后相认的信物。分为两路后,族人中的一支翻越折多山进入大渡河流域,另一支则翻鸡丑山沿松林河进入雅砻江流域来到了尼玛铺子,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从最先的‘卓呷’到今天的‘颂古喳’,我们这支族人已经在尼玛铺子生活了四十四代人,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萨达泽仁说着拿出一个海螺,说,现在他们的“帕茨”在举行宗教祭祀时都会吹响海螺,用螺声来召唤离失的族人。

随后,老人又拿出一幅图。老人说,这是他们族群世世代代保存下来的迁徒地图,叫做“措普鈤蛊”,这张地图详细地记载了他们的迁徒路线。

看到地图上那些象形文一样的图形,大家都很好奇这些图形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萨达泽仁却摇着头遗憾地说,意思已经不知道了,现在大家仅仅知道这是祖先们当年的迁徙路线图,但这些象形文似的标记到底是什么含义已经没有人能看懂了。

映着火光,喝着酒,听着古老的传说和录音机里隐隐传来的悠长的山歌,恍惚间让人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听说你的儿女全部在县城,他们也多次叫你到县城去跟他们一起生活,你怎么还要一个人留在村里?”在萨达泽仁讲故事的间隙,海日尔他好奇地问道。

萨达泽仁沉默了一会儿,说起一件往事。多年前,他的儿子出车祸身亡,他把儿子葬在了村里。

“他活着的时候喜欢热闹,现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怕他会觉得孤单,所以想留在这里,留在他身边陪陪他。”萨达泽仁黯然地说,“而且,我还是‘帕茨’,目前也没有传人,要是我现在就走了,那村里连祭祖仪式都举行不了,到时候,祖先一定会怪罪我的。”

那一刻,海日尔他从萨达泽仁的眼神中看出了一种深深的忧伤。

五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萨达泽仁和海日尔他也已经由陌生到了熟悉。临别前,萨达泽仁再次真诚地向他们提议,能不能多呆两天再走。因为还有别的工作等着做,在婉拒了老人的挽留之后,海日尔他一行一早便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

“你们还会来吗?我还有好多山歌没唱给你们听呢。”萨达泽仁依依不舍地问道。

“会来的,下回来继续听你唱歌。”海日尔他郑重地向老人点了一下头。

“哦,那就好,那就好!”萨达泽仁孩子般开心地笑起来,“今天有一户人家结婚,顺路,我可以跟你们走一段。”

海日尔他说,那天,萨达泽仁跟他们“顺路”走了很远。他们走出了很远还能听到老人唱“玛达咪”的悠长音调。

海日尔他说,那天,听着身后遥遥传来的萨达老人的歌声,他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对于这个人数越来越少的村落,对于这个村

落里正在消失的“玛达咪”山歌,对于这个还在坚守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老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他说,也在那一刻,他对民间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从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是现代文艺创作的源泉,更是祖先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的根,而这种根,是不应该消失掉的,那样实在太过遗憾和可惜。可是,要怎么样才能留住这个根呢?

随后的几年间,海日尔他带着他的同事多次深入尼玛铺子收集整理“玛达咪”山歌。通过几年的收集整理,海日尔他他们梳理出‘玛达咪山歌’的调式32种,并根据歌词内容将山歌分为抒情山歌、劳动山歌、丧歌、婚仪歌、家乡赞歌等等。

“呷拉宏、夏姆呷、史记歌谣、阿史咪格、鱼卓、呷日各、咪拉卓卓、拉卓卓、措呷、丧歌、热措、尼木呷……

呷日各、咪拉卓卓、拉卓卓、措呷、丧歌、热措、尼木呷属于婚礼歌谣……

最有代表性的是劳动山歌……”

在海日尔他的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玛达咪”山歌的各种调式和分类。

2006年的一天,九龙县文化馆收到一份上级部门发下来的关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看到文件列出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条件后,当时已任职九龙县文化馆馆长的海日尔他的脑海中第一个跳出的就是“玛达咪”山歌,接着就是那个把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的萨达泽仁老人。

九龙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那个时候,九龙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分组将本县的各个乡基本上走了一遍,对各个乡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情况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做了相关资料的整理。

因此,在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讨论会上,大家纷纷各抒己见。有提议报阿勒拉姆山歌的,有提议报么么山歌的,有提议报阿莫尼惹民谣的……

(下转第六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