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天路
2019-12-25

(紧接第一版)“鬼招手”“老一档”“老虎嘴”等危险路段都在其中。

有30年驾龄的甘孜邮车司机其美多吉,常年翻越雀儿山雪线邮路,也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但始终无惧无畏、坚定上路。能让其美多吉这样常年穿梭于此的货车司机安全放心,离不开雀儿山五道班养路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养护。

46岁的曾双全是五道班第17任班长,也是班里唯一的推土机手。自从2001年上了雀儿山,一干就是18年。他的人生轨迹就是在海拔5000米的土路上,开着推土机向最危险的地方挺进,与雪山相依,长路为伴。

曾双全清晰记得,自己刚到雀儿山五道班工作不久,就在一次抢险作业中遭遇雪崩,推土机一半被雪压住,一半挂在悬崖。“当时吓得两腿打闪,以为没命了,靠过路的司机帮忙才得以脱险。”现在回忆起来,曾双全却觉得稀松平常,因为在后来的日子里,这样的危险他不知经历了多少。

养路人在雀儿山上舍命为车辆保通保畅,司机师傅则经常顺路给养路人送信捎话、带水带菜,自打川藏公路通车起,他们就是雀儿山上最亲密的兄弟。2017年雀儿山隧道通车,五道班在驻地最后一次迎来邮车队,曾双全和其美多吉紧紧相拥。

除了道班,武警官兵也是川藏线的守护神。

在海拔4000多米的业拉山垭口,30多公里路程的高差竟达1800米,崎岖山谷里180度回头弯一个接一个,这里是被称为“天路72拐”的怒江奇险。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驻扎于此,担负养护保通任务。

傍晚,裹挟着雪粒和砂石的寒风阵阵袭来,吹打在战士的脸上堪比刀割。倒沥青、摊铺、碾压、……为了抓紧时间修补坑洼路面、尽快放行过往车辆,官兵们不顾风雪、分秒必争。尽管气温很低,他们却个个大汗淋漓。

对十七中队来说,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养护作业。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每当道路遇险,他们总是冲锋在最前方、战斗在第一线。“战士生来就为上战场,砺砺英雄胆磨磨意志钢,一切只为明天打胜仗,呐喊一声有我在,这一腔热血报效疆场……”不远处传来一首铿锵昂扬的军歌《有我在》,战士马兴圣嗓门扯得最高,他说:“这就是我们的心声,每次出任务最爱唱。”

缺水不缺真情,缺氧不缺心志。海拔高,境界更高。一代代养路人,在“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的高原生命禁区燃烧青春,在平凡而艰险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千里川藏线的安全通畅。养路工人橙色的背心和武警官兵绿色的制服,成为川藏线上最鲜艳的路标,挺拔而亮丽。

科技赋能 一路向前

汶川,是沿川藏北线进入藏区的门户。从汶川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马尔康的汶马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汶马高速与国道317线并行,从汶川前往理县行至克枯乡,可以看到一座炫红的钢桥在峡谷穿过,而且桥墩显得“苗条”“修长”,这就是汶马高速上的克枯大桥。

川藏线上桥梁很多,但这一座尤为特别。“整体外形是钢结构,在钢管里面浇筑混凝土。”克枯大桥设计者、四川公路设计院总工程师牟廷敏告诉本刊记者,大桥桥基、桥墩、盖梁、桁式主梁均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最大特点是全桥不需要模板。

常规桥梁建设,墩、梁、桥面等结构一般都需先制作安装模板,待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再拆除。而克枯大桥外部钢管结构就等同于“模具”,直接在里面浇筑混凝土后安装到位即可。

记者了解到,克枯大桥桥址,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仅50公里左右,抗震要求极高。同时,大桥所处地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而钢管混凝土桥自重轻、强度高、架设方便等特点恰好满足这些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所有的大型钢结构都是在外面的工厂生产,再运到工地上现场组装。”四川路桥汶马高速C4标项目经理詹文说,施工现场的工人像搭积木一样,把零部件安装、焊接、注入混凝土、刷漆,再整幅整跨吊装。工厂化生产率达到80%,占地小、耗材少、污染轻、效率高。

牟廷敏介绍说,克枯大桥是全国首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梁桥,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钢管混凝土梁桥工程。它的成功修建,为高速公路继续向藏区延伸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急速攀升的过渡地带,延绵不绝的横断山脉直耸云天,奔腾的大江大河蜿蜒阻隔。以前修路,只有靠无尽的绕行来翻山越岭。今天,筑路者正在用科技手段让天堑变通途。川藏线上,类似克枯大桥这样的超级工程越来越多。

被称为“川藏第一隧”的二郎山隧道长13.4公里,位于从四川雅安到甘孜康定的雅康高速公路上,这条总共135公里的高速路,海拔高差近2000米,约82%的路程需要架桥通隧,二郎山隧道是其重点控制性工程。

该隧道设计负责人郑建国介绍说,二郎山隧道穿越多条区域性断裂带,面临断层、岩爆、瓦斯、大变形、高压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但有了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难度工程的历练,国内隧道设计施工水平,不仅完全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还更注重对生态的保护。二郎山隧道下穿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因此在两条超过1700米的斜井施工中,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反弹琵琶”的方案,变“从外向里打”为“从里向外打”,避免了在洞外开山放炮破坏周围环境。

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公路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甘孜州府康定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从成都到康定的车程也从7个小时缩短到3.5个小时。广袤的藏区迈入高速时代。

依托强大的工程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藏区交通投资,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在藏区开工,重要国省道干线得到升级改造,承载新时代梦想的川藏线正一路向西,直抵云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