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支撑
2020-01-03

(上接第一版)

强化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支撑,要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生态文明与产业富民相融合,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协调发展。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以守护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甘孜的历史重任,加快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甘孜路径,切实把我州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

强化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支撑,要坚持绿色发展,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各地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抓手。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通过生态产业化,让绿色成为产品的附加值、品牌号召力和竞争力;通过产业生态化,让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强化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支撑,要守好生态底线,全州上下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决不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要贯彻好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强化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支撑,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18个县(市)协作发展错位发展。要健全梯度推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建设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要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防止返贫和解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长效机制,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全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创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推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让甘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