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你们一整天守在桥头上,累了,我这没得啥子好吃的,给你们送一壶热茶,让你们暖暖身子,柴火不够了到我那里来抱柴火。”康定市孔玉乡崩沙村村民龚如琼老阿妈边倒茶边说。 这位68岁的老阿妈,每天坚持给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的村干部送茶、送糌粑、送饼干、奶渣子,没有一天缺席。“我今年60多岁了,我是在党的关怀下长大的,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幸福。病毒来了,为了大家的安全,你们天天守在这儿太辛苦,我家离这不远,送茶就算我的光荣任务。”她说。 孔玉乡折骆、崩沙、挖郎三个村的入口防疫卡点,设在崩沙桥头,三个村的人员每日轮岗,24小时守护着三个村302户共计863人的生命安全。 龚如琼阿妈就住在离卡点不远的村寨上。老阿妈是地道的孔玉藏族,年轻时因长期辛劳导致腰脊劳损险些瘫痪,幸运的是,在国家重大疾病救助和医疗保险政策的帮助下,经历几次大手术后,如今能借助拐杖行走。“不是国家医疗政策,我早就瘫痪了,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我这把老骨头也必须出点力。”点点滴滴,铭感于心。 考虑到老阿妈腿脚不便,村上干部们曾多次劝她不要来送茶送饭,但她却很坚持:“这个病毒不完,我就要一直送。” 疫情防控的这些天,老阿妈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提着装满酥油奶茶的茶壶和零食品口袋,有些佝偻的背影在村道上一瘸一拐,每天在她家和卡点之间来回多次。 “在这个卡点设置以来,当地的老百姓很支持我们,就像龚阿孃,这么大岁数了还每天给我送茶送饭,很感动,我们更有信心站好岗、值好班,让村民放心,让政府放心。”值班村干部陈多刚说。 孙学花 李丽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