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康巴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抗疫志愿活动中他们担起自己的责任
2020-02-28
(本版图片为康定市的志愿者们在抗疫一线掠影。木彭措 摄)

奉献出一点 微弱的力量

康定市抗疫志愿者 木彭措

前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关注一线抗击疫情的护士们以及战士们的一举一动:有主动到武汉一线的,甚至有为工作自发剪短秀发的,一个个“平民英雄”,让我为之动容。

呆在家里的我也非常着急,可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很想在一线当志愿者,可是我所学的专业与医务工作无关,我的条件不允许啊。

2月5日,我翻开微信朋友圈,看见康定市团市委书记发了一条志愿者倡议书。我直接就去团委报了名,工作也就安排在岗了。然后,我又动员两位弟弟也来当志愿者,帮助需要协助的各部门。

每次回家看着怀孕的妻子做好饭菜等我时,我内心非常愧疚,觉得很对不起她,但是志愿工作需要我。没过多久,我妻子把她亲妹妹也喊去加入了我们的志愿团队,我们家一共4个人在团市委组织的志愿工作中一起努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天和平时一样,回去也是下班时间,回到家里,饭桌上比平时增加了几个菜,在志愿路上有些忙碌的我,竟然忘记了那天是元宵节。

吃饭时,她摸着肚子里的孩子说,孩子,他们四个刚从志愿工作中回来,因为有人需要他们,我们两母子,虽然不能在一线去当志愿者,就在家给志愿者做点事情。

听着妻子的“自言自语”,我不知道下一句怎么接,我在心里轻轻说了声:谢谢您的理解,谢谢您的宽容。

其实,作为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做的都是很微小的事情,然而,通过这些微小的事件,我们尽力让别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就让我们这些新时代的新青年来担负一些微弱的社会责任,奉献出一点微弱的力量。

一万句“加油”不如立即行动

康定市抗疫志愿者 杨光能

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而来,随着疫情不断扩散,感染人数日剧上升,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抗疫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着,共同支援武汉,大家都在这场抗疫持久战中从未退缩。

每天看见彻夜未眠、还在默默守护的白衣天使,他们不顾生死勇敢奔赴抗疫一线,看见交通警察、外卖员、环卫工人、社区保安以及快递员各司其职,无畏地坚守和留守,我都深受感到:作为为个体,虽然在灾难面前显得很渺小,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但是就像歌词里说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病毒虽能隔离我们,但不能隔离爱。

终于有机会,2月5号,我和哥哥就随着姐夫一起加入到由市团委倡议的组建康定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中。“志愿者”这个词汇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在我看来,志愿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也不是须臾表面,背后更代表着一份责任、担当和默默的奉献。

当穿上志愿衣裳,戴上帽子,我从心底里不由涌上一股冲劲,便在心里为自己暗暗打气,加油好好干!我被分配到了疫情物资组,在物资组每天需要做的就是采购以及分发物资,这份工作虽然很累,每天都要搬运很多物资,但是真的就像话说的:苦在外表,甜在心里。每次搬完物资后,我便会有一种自豪涌上心头,心里暗暗高兴。

每天早上9点上岗,下午6点回家休息,这是普通日子里,大多数人每天的作息时间,但是就在有次我帮忙搬物资的时候,有个哥哥就在旁边“暗暗自喜”:昨天是他这两个月下的班最早的,12点就回家休息了。我忍不住上前问了一句不能提前下或者轮流吗。他只是给我简单说了一句“特殊时期嘛。”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感慨:现在是特殊时期,只要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疫情更是靠团结和拼搏战胜的。

这次志愿者的经历我将铭记在心,这段经历也将是我记忆中不可抹去的部分。从中,我学会了奉献,学会了担当,学会了要懂得和善于付出。

我相信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只争朝夕,在实际行动中传播爱,加油甘孜,加油中国!

送给自己23岁的“生日礼物”

康定市抗疫志愿者 杨光梅

俗话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的确如此,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又迎来了新一年的生日,以前每逢生日都是平淡而无奇,和朋友一起去吃吃饭,逛逛街。更多的是因在临近过年前后掩盖了生日的氛围,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过后才想起来。但是,今年(2020年)的生日我记得格外清楚,因为我为我自己准备了一份非常非常有意义又为之而自豪的生日礼物。

从电视和手机里,看到只要灾难来临时,除了兢兢业业,努力拼搏,废寝忘食的医护人员和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一支身穿红衣、头戴红帽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他们规范有序,散落在人群中,灿若繁星,熠熠发光,倾尽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倾佩他们的善良,钦佩他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更钦佩他们的勇气。

今年,疫情蔓延,我积极报名加入了康定市的志愿者队伍。去当志愿者的前一晚,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就像小时候期待过年一样,想着明天我要做什么,会安排我做什么。第二天,身穿志愿者的衣服,头戴红帽,仿佛一股清流涌入颈喉,我瞬间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我被分在物资采购组,打电话找货源,跟踪物流,完善物资移交资料,搬运物资等等。每每搬运物资筋疲力尽,双手无力时,看看自己身穿的红衣,看看自己同伴,看看周围和我们一样费劲全力搬运物资的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办公室里忙得焦头烂额、不敢一丝怠慢、夜以继日工作的人们,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懒散,更没有理由喊累、抱怨。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心情格外明朗,我乐此不疲,早睡早起,丝毫没有偎慵堕懒的想法,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愿所有的“我们”,勇敢的做我们想做的,努力奋斗,充实漫漫人生,追逐我们的梦想;愿所有的“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好时光。

我眼中的 青年志愿者

康定市抗疫志愿者 范瑞瑶

阳光洒向大地,留下一片金黄,品一杯清茶,口留一丝茶香,摘一朵玫瑰,手留一抹花香。我身边就有一位如清茶如玫瑰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他叫杨涛,一位帅气还带着稚气的小伙,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刚满20岁。在交流中,我听他说道:“当看见共青团发出的倡议书时,我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杨涛的母亲是一位护士,她很担心杨涛。杨涛毫不犹豫,直接到共青团报名参加志愿者,之后,康定市团市委安排他在炉城镇水井社区参与入户走访、排查、宣传、登记等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2月7日,出于对大家安全的考虑,康定市团市委发出了暂时撤走志愿者的通知,可是杨涛手里工作没有忙完,他坚决留下,把手上的工作认真顺利完成之后才离去。

没有豪言壮语,可从他的言行中,我看见了责任和担当。从他的身上看见了许多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一缕阳光,在这个深冬温暖着人们,传播着爱,带来了春的气息。

后来,我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在几天的志愿工作中,和这些康定青年志愿者相聚,并一起工作,我也年轻了不少。志愿者中大部分是90和00后的孩子们,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不论盛典还是灾难,不论是大事件还是小场合,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们奔跑着的身影。

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报酬,他们用一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着爱的传递,将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快乐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

待到疫潮退 春花尽开颜

康定市抗疫志愿者 高杰

二月的康定延续着冬天的冰冷,呼啸的寒风从大家耳边掠过,时不时能见到几簇积雪点缀在地上,屋檐下还凝着手臂粗细的冰柱。摸排已经进行到第三轮,大家依旧丝毫不敢松懈,脚下步履匆匆,即使戴着口罩,也能从眼中看出丝丝倦意。大家见面的第一句都是“辛苦了!”回答总是“不辛苦!”长时间的工作后,组长对组员说:“休息休息吧”,组员会回答:"我做完这个就休息。"每个人都信念坚定,每个人都斗志昂扬。

往年的这时,街上已经渐渐热闹起来了,如今却行人寥寥,我想象着他们的口罩下一定是期待,期待着春暖花开,期待着疫潮退却。期待着那时脱下口罩,再去走亲访友,期待着那时通行自由,再去踏青远游,再去上班,学习与工作。

疫情当前,我们看到,八方支援汇集武汉,各地医务工作者披挂出征,飞速驰援,大量物资输送前线,众多工程人员、建筑师前往援建,日夜不息,星夜兼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余日内先后竣工,这是中国速度,这是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深深地鼓舞我们在抗疫工作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守护一方净土,为了再见山花烂漫,身着红衣的志愿者,身着迷彩的民兵,身着白衣的医务人员,紧紧围绕在党支部周围,汇聚为党的“三军”。党旗所指,兵锋所向,勠力同心,力克时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临危受命,风中逆行,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深入基层,细致入微的工作是有力防控的保证。他们深深明白,全国各地有无数人在并肩作战,狂澜既倒之际,大厦断梁之时,浴血抗疫前线,共创泽世之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他们深深知道,凛冬将会过去,胜利必定到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