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白雪 在老家,人们管春节叫过年,年夜饭叫团年,除夕夜叫三十夜。因此在儿时,我几乎没有从人们口中听到过“春节”,这个词真正走进我的生活还是进入大学以后。 在农村,过年有很多的传统习俗仪式要举行,而这些仪式大多集中在年三十这一天,熏老鹰窝则是所有仪式中最先举行的。熏老鹰窝的风俗源于何时我并不清楚,但无疑已经流传了很久,因为至少要有老鹰的存在。记得那时常能看见老鹰在空中盘旋,捕食人们喂养的小鸡等动物。现在不要说老鹰了,连麻雀都几乎绝迹了。从老辈人口中的只言片语,再加上自己的揣测,熏老鹰窝的意义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熏烟的方式将老鹰赶走,以免其来年叼食自己喂养的家禽或家畜,减少生产损失,这是“形”的方面。二是通过熏烟方式将霉运之类的不吉利的东西祛除,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顺风顺水,这是“神”的方面。可以肯定的是,后一种在人们心中的意义更加重要。 年三十一大早(一般都在六点左右),父亲把我们从床上叫起,来到门前公路的另一侧空地上。那里早就准备好了从田地里拉来的藤蔓等枯枝败叶之类的东西,加上日常堆积的垃圾,很是一大堆。我们掏出火柴分几个方向同时点燃,一股浓烟顿时直冲而起,与还不太明亮的晨色融在一起,朦朦胧胧的,一时分辨不清浓烟已经上升到了什么高度。如果火燃得过大,好事的我们就会拿一些树枝来将火势压住,有时还会浇上一些水,以保证烟的浓度不至于减少太多。当发现在左邻右舍中,我们家是第一个开始熏老鹰窝的,就会兴奋地说:“我们家是第一家,我们家是第一家”,这不过是小孩心性而已。依稀还记得,熏老鹰窝是有很多讲究的:火堆一般都摆放在大门前不远处,烟的浓度要越大越好,熏的时间要越长越好,意味着既要把不干净或不吉利的东西从大门前熏走而进不了家中,又要能一下子就熏走,还要熏得干干净净。 随着天色渐渐地明亮,整个村子的模样开始清晰起来,此时“老鹰窝”也熏得差不多了,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都冒着淡淡的轻烟,或笔直地升向空中,或微微散开化作云朵状,将整个村庄笼罩其中。于是色彩斑斓的远山、石墙青瓦的木屋、黄绿夹杂的田野、虬枝苍劲的老树似乎都漂浮在这烟中,灵动极了。现在想来,那真是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自父母离世以后,已十多年没在老家过年了,熏老鹰窝的习俗想来应该还保持着,或许也因环保等原因不再让“熏”,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老鹰窝”熏完了,年也就触手可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