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道孚460名医护人员,在省州医疗组148名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在兄弟县53名医护人员的驰援中,闻声而动、集结应战,以雷霆举措严防死守,采取藏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式,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在73例确诊病例中,无1列死亡,创造了艰苦边远民族地区抗疫史上的伟大奇迹。 “在道孚这样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高海拔民族地区,能让病例得到及时有效医治,无轻型患者、普通型患者向重症患者转化,重症比例下且无死亡,可谓创造了新冠肺炎治疗的奇迹”省医疗组专家李国平对道孚抗疫给予高度评价。 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道孚儿女让枣推梨把所有的N95口罩全部保障给了一线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更是舍不得浪费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套防护服,每天穿上就是8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工作,不能吃不能喝。不仅克服了身体不适,更是战胜了心里压力。他们以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生命守护了生命。 在医护人员艰苦卓绝的疫情阻击战中,县委政府更是坚强有力的后盾,紧急采购应急设备,高标准改造传染病医院,投入145万元,建设负压病房,紧急采购移动CT机、负压救护车等应急设备,有力的保证了物资设备的完善。针对全县各乡镇、寺庙、学校、办公楼、居民小区每天开展消杀工作,切实做到全覆盖、零遗漏。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避免了疫情扩散蔓延和院内交叉感染。 “送物资”到家 老百姓手动点赞 “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55天了,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这55天来,我们一家8口的生活必需品得到了保障,真的要感谢胜利二村的村干部,每天在群里通知收集每一个村民的生活物资,并送货到家。”村民达瓦说出了所有居家民众的心声。 据悉,为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物资,道孚县委政府建立了“五大机制”加强市场动态监管,全力提升储备防风险能力,积极与州商务局对接采购,拓宽采购渠道;通过企业自身渠道优势采购,其他保供企业日常经营自行准备货源,按照保供领导小组下达的需求指标进行采购,建立稳定可靠的供货渠道。充分发挥大市场大保供大后勤作用,组建物资配送小组,统一配送生活必须品,确保县、乡、村三级物资精准到位。有力有序保障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得到了老百姓的手动点赞。 “家国情”铭记 疫情防控终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期间,道孚并不孤单,省州领导靠前指挥、党政组织心手相牵、各界人士解囊相助、对口支援速伸援手,印证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磅礴力量,为道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坚定信念。 “我们在家里,除了不出门,不添乱。也想在这个关键时期为家乡做点贡献,我利用抖音平台为家乡助威,传递正能量。也有很多家乡的宣传工作者在默默的奉献,藏历新年还为我们送上了别出心裁的文艺晚会。让我们在疫情中感受到了温暖。”道孚县前进一村村民秀珍说。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干部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尽责担当,展现浩然正气,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一些党组织组建党员先锋队,全部投入工作一线,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卡点值守的各级干部、干警、环卫工人和民兵队伍,他们顶烈日、冒风雪,坚强坚毅坚守,风餐露宿也任劳任怨。广大医护人员顽强坚守工作一线,他们超负荷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即使累倒在工作岗位也无怨无悔,各区乡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战斗集体。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主动支持配合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文艺工作者主动创造诗歌、散文、歌曲鼓舞斗志,县内部分大车、出租车驾驶员书写请战书、按上红手印,自愿为疫情防控开道护航。隔离区的广大群众,他们克服餐食不习惯、长时间蜗居等诸多困难,主动配合、极少抱怨。居家隔离的广大群众,严格执行全县的封控管理措施,自觉开展室内消杀工作,主动配合检测,并为检测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 55天的鏖战,73个宝贵的生命,我们守住了。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历经百年劫难的道孚人民必将在鲜水河畔再次书写新时代的壮美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