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白洁 成欣
G20领导人特别峰会的召开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病毒是人类的公敌,需要有关国家放弃以狭隘的国际政治视角看问题的做法,包括污名化、将疫情政治化等,真正从全人类面临危机的层面去应对。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3月26日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此次峰会由今年G20主席国沙特阿拉伯主办,是G20历史上首次以视频方式举行领导人峰会。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于全球多点暴发的关键时刻,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是当务之急。G20就新冠肺炎疫情专门举行峰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凝聚抗击疫情的全球合力,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各地区已无法独立解决这一危机,亟须全球层面的协调合作。“召开这样的峰会是疫情本身发展的必然需求。从公共治理层面来说,G20这一平台能够体现出这样的全球协调能力。”
作为全球危机应对和经济治理重要平台,G20成员汇聚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86%,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据介绍,除G20成员领导人外,西班牙、约旦、新加坡和瑞士等国领导人将受邀出席此次峰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当前疫情危及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冲击世界经济,G20“有责任也必须”及时召开这样的会议。“这真的是危难时期的一次会议,将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信心,向世界发出理性的声音。”
在崔洪建看来,G20领导人特别峰会的召开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病毒是人类的公敌,需要有关国家放弃以狭隘的国际政治视角看问题的做法,包括污名化、将疫情政治化等,真正从全人类面临危机的层面去应对。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此次特别峰会是自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的首场重大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的出席体现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大国担当,体现了中国支持G20加强协调合作、稳定世界经济的积极态度。
他说,中方在全力做好国内防控的同时,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方与各方分享经验,共同加强能力建设,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为各国来华采购提供便利。中方希望G20成员相互帮助,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专家认为,面对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挑战,各国应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推进合作,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和顺畅运行。
崔洪建表示,国际社会应尽力减少疫情给经济和民生领域带来的次生灾害,及时增强经济的韧性,期待此次G20会议能够在平衡疫情应对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提出相应举措。
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专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中方期待此次特别峰会就加强团结、携手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凝聚共识、采取行动传递积极信号。”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新闻背景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26日举行。此次峰会由今年G20主席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主办,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峰会。
G20于1999年成立,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20方组成。
G20成员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6%,贸易额占全球的75%。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包含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G20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有效多边机制。
成立初期,G20运行机制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开始举行领导人峰会。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领导人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
G20主席采取轮换制,前任、现任、候任主席组成“三驾马车”,共同参与当年G20峰会进程。迄今为止,G20已举行过14次峰会。
26日举行的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是G20历史上首次举行的领导人视频峰会。G20成员、嘉宾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