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3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域高原迎春来
2020-03-31

(紧接第一版)让党支部书记胡伯刚喜上眉梢;卖空气,汶川县打造康养旅游胜地带动群众脱贫。

产业之外,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四川藏区尚有诸多难愈“顽疾”,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是其中之一。

“之前村里几乎每家都有大骨节病人。”壤塘县茸木达乡甲拉村党支部书记满特印象深刻:自政府开展大骨节病综合防治项目后,村里便没有一例新发病例。不仅是甲拉村,四川藏区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发病例,包虫病检出率下降至0.04%。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代缴,贫困户县域内就医自费比例控制在5%以内。

身体的病靠医院诊疗,思想的营养需教育补充。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年来,去藏区的人发现,会说普通话的娃娃越来越多。这背后,是四川持续实施“一村一幼”计划,着力提高藏族幼儿普通话水平;多措并举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到校读书。

遇到晴天,红原县瓦切镇色永村牧民瓦尔多,总要把家里的电动三轮车仔仔细细擦拭一遍。这辆电动三轮车,是他因勤劳致富被评定为村里“勤奋之星”的奖品。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红原县实施贫困户“星级评定”正向激励机制。两年来,已有216名贫困村民摘星,“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蔚然成风。

携手攻坚

念好帮扶“山海经”奔康路上勠力同心

广州市荔湾区花博大道25号,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来自我省藏区的腊肉、菌菇、奶制品等深受欢迎。

跨越山水,东西部扶贫协作“花”开南粤,“种子”却深扎雪域高原。

协作,是一道千里同香的菜肴。去年底,5位甘孜州选手在“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上捧杯。这背后,是广东将“粤菜师傅”工程导入省际技能扶贫协作,做惯了酥油糌粑的农牧民,也能通过烹饪鲜美粤菜挣钱。

协作,是一座千里共建的园区。九寨沟县探索将用地指标“飞”到浙江省嘉善县,打造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以此获得收益。截至去年底,九寨沟县已收益700万元,用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协作,是一群千里相遇的共同奋斗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黄志祥,一年内曾两到甘孜州人民医院挂职。工作之余,他每周都会在科室授课;与医院同事们讨论病例,手把手教他们做手术,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奏响扶贫协作曲,念好帮扶“山海经”。截至目前,浙粤两省8市34个县参加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四川藏区32个贫困县,累计落实财政性帮扶资金35.6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74个。

奔康路上,勠力同心,其利断金。驰援四川藏区的不仅有浙粤,还有省内86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藏区32个贫困县,实现每个贫困县都有省直部门(单位)、高校、医院、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帮扶;省内较发达的6市23县对口帮扶藏区32个贫困县,聚焦产业发展、智力支援、劳务协作等六项重点任务,累计落实政府性帮扶资金31.92亿元。

汇聚社会扶贫合力,大力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截至去年底,已有1480家企业(商协会)全覆盖结对帮扶藏区1113个村。

加快恢复发展

战“疫”中目标笃定藏区发展迎来新篇章

进入3月以来,作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海拔4000米以上支线机场的市(州),甘孜州陆续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中断的康定、稻城、格萨尔机场全线恢复通航。

要想富,先修路。大到机场、高速,小到县道、村路,一张日益密织的交通网络,是观察四川藏区“蝶变”的重要窗口——

“溜索改桥”全面完成、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建成通车、雅康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四川藏区乡村通畅率均达100%……雪域高原,蜀道不再难。

木地板锃光瓦亮、藏毯崭新如初、灶台干干净净,壤塘县蒲西乡小伊里村村民刘木滚家窗明几净,还隐隐透出一股松木香气。2017年,刘木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高山上搬到现在的新居里,他说“跟做梦一样”。

更多的人做着同一个梦。截至目前,我省已在藏区累计对6.78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完成6.4万户藏区新居建设。

改变的不仅是硬件,在藏区各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正深入人心。

观念在变,思路也在变。野猪糟蹋庄稼,曾让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民恼火不已。村主任陈望慧却从地里的野玫瑰上看到“门路”——玫瑰不怕野猪啃,且附加值高。如今,小金县110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玫瑰增收。“玫瑰姐姐”陈望慧,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

目前,四川藏区206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到0.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即便全域摘帽,也必须清醒认识: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

看当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老乡就业务工和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等仍需加快推进;看长远,藏区生态脆弱、基础薄弱、产业虚弱、公共服务积弱等短板症结依旧突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瞄准上述短板,四川藏区脱贫攻坚下一步工作目标笃定、思路清晰。阿坝州将以防返贫和新增贫困、提高脱贫质量为着力点,全力全方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脱贫路上不掉一户、不漏一人。甘孜州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两大关键,补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两大短板,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冰雪初融,山河渐暖。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中扎科乡呷依村,有一块地。曾经,人们管那里叫“莫核通”(藏语:饥荒坝)。由于地里石块多,每年春耕,都要累死几头牛,磨损诸多农具。

如今,人们管这里叫“扎西通”(藏语:幸福坝)。地里建起20座温室大棚,棚内四季常青。这两天,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着种植青椒、番茄、莴笋等。

又是一个奋斗的春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