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4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闪耀在扶贫
路上的电光
2020-04-09

◎胡庆和

甘孜州精准扶贫纪实

来自脱贫奔康一线的报告

报告文学连载

州委宣传部

州文联

甘孜日报社

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办

(上接4月8日第五版)

麻尼堆,藏俗中是指在过往要道上把刻有佛教六字真言的石块垒砌成石堆,以供行人观看巡礼。据说,每个麻尼堆都由成千上万的石块、故事垒成,每个石块都是一个虔诚心灵的印记。

在得荣县因都坝的坡地上,耸立着这样的麻尼堆,像一座石塔屹立在路边,像个历史老人,瞪着双眼,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他看到了什么?在他睿智的目光里,诞生在这里的移民工程,无疑是立于这里的一座永恒丰碑,那用热血和激情、智慧镌刻的碑记,永远铭记着得荣人一段辉煌的时光和奋斗历程。还记载着为这工程描上新彩的电力人。

得荣县因都坝用电历史遗留的问题,造成因都坝移民搬迁的村民用不上电,张旭多次前往因都坝,翻山越岭,实地走访、调研、勘察等,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解老百姓之难、政府之忧,着实把这“卡脖子”问题彻底解决,及时为当地老百姓用好电、送上电,得到了得荣县县委县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好评。

何谓精准扶贫?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不管是哪种精准,根本在于扶贫和被扶贫的人。如今的扶贫早已过了给钱输血的特定时期,按诺奖得主经济学家迪顿的说法,援助有时会破坏穷人最需要的东西:与他们携手共进创造今天和明天是扶贫的必然。

那么与贫困地区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扶贫人从哪里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甘电人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在康巴扶贫。当前全国正全力奔赴小康社会,虽然甘孜州贫困的人口多,但“奔小康先脱贫”是康巴贫困地区民众最强烈的愿望,也是甘电人的使命。

一个个甘电人带着理想主义精神,与贫困老乡们结成命运共同体,扎下身子亲自干,满怀激情地扛起历史赋予的与乡亲们一起消灭贫困奔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这正是甘电人使命所在。

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扶贫老兵,他在多次讲话中反复提到的精准扶贫理念,正是甘电人在扶贫道路上的最大遵循。

怎样精准扶贫?首先要蹲下来,扎进去,电力扶贫人没有退路,只有亲自带领大家脱贫向前才是唯一出路。困难大不大,不大我们怎能大显身手?压力大不大,不加担子哪能负重前行,迸发出向贫困开战、不赢不休的生命力量?理想高远不高远,不高远哪儿能追寻太阳的光辉?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