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躺在病床上的侯志雄心里急得不得了,“不知道花生晒好了没,村民不会以为我是花生卖不出去跑了吧?”为了不耽误花生运输销售,病情稍有好转,侯志雄便赶忙通知村民将晒好的花生包装好,统一运送到县城销售。 侯志雄的辛苦没有白费。受益于当地原生态的生长环境,牙垭三村的黑花生很快便销售一空:2018年共收获鲜花生2万余斤,晒干后花生1万余斤,每斤15元。“发钱那天大家都高兴,许多人表示明年合同都不用签了,直接种。” 随着黑花生产业发展,2019年,俄牙同乡的9个行政村里,除了一个村因海拔过高无法种植外,其余村均已参照牙垭三村开始了黑花生种植。今年稻城县还计划继续在全县各乡镇推广牙垭三村的做法。此外,侯志雄还积极联系电商平台拓宽互联网销路,“等到电商实地考察后,我们就可以上线销售,推出自己的藏区绿色生态食品。” 像牙垭三村一样,雪域高原上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在像侯志雄这样的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动下,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甩掉了世世代代戴着的穷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