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 朱雪黎 罗之飏 4月30日晚,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重启暨中华彩灯大世界恢复开园。这天,距1月23日灯会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已过去3个多月。几乎同时,成都、遂宁、南充等地的多个灯会,纷纷在“五一”期间重新亮灯。 巴蜀大地的夜晚再度璀璨,恰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隐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危中寻机、机中求变、变中谋新,努力克服疫情和全球经济发展受挫等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步向前,交出了“总体平稳、稳定增长”的一季度答卷。 定与稳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信念,专注发展定力不动摇 4月26日,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项目(二期)在成都市新都区正式动工建设,距其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刚好一年。项目脚步不停的背后,是四川航空产业发展不变的良好态势。 “五一”节后上班首日,四川第二个省级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都东部新区,定位于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区域经济重塑新格局……每一步落子的背后,都是四川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回首来路,挑战与困难重重。观察四川发展轨迹,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极为重要的视角。 这个视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精准施策—— 聚焦产业体系不优,四川提出扎实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 聚焦市场机制不活,四川大刀阔斧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改革领域扎实推进,创新产业活力不断激发; 聚焦协调发展不足,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统揽,加快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组建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 聚焦开放程度不深,四川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浙江、广东、重庆、广西、贵州等省区合作。 这个视角,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定信心—— 202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四川在科学分析省内疫情发展态势基础上果断决策:推动重点企业有序复工。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随后3个多月,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下基层调研督导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明确要求要聚焦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20余位省领导先后深入企业、园区、基地和项目现场,实地查看相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 政策取向,经济运行之航标。2月5日,四川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3月13日又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1个市(州)相继出台贯彻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有序推动政策落地。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