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周4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甘孜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康巴大地上的情歌
2014-10-11

锦城艺术宫前的巨幅宣传画。

▶上接第一版◀

29日晚上,时间已经走到了凌晨12点,锦城艺术宫表演舞台上,十多把椅子围成的圆圈还没有散场,六位词曲作者、州歌舞团的演员、州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商量音乐会需要改进的细节。

29日晚上,在不需要走台的情况下,78岁高龄的才旦卓玛仍然来到了现场,耐心看完所有参演的节目。

一首歌绝不仅仅是眼前听到的旋律,一台音乐会牵动的不仅仅是观众的眼球。“情”既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也在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倾情准备、倾心演绎换来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当才旦卓玛与四位年轻的歌手一起出场,音乐会被推向了顶点,经典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再度唱响,唤醒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对来到现场聆听歌曲的观众而言,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重温一份集体记忆。当藏歌早已飞向大江南北,走进寻常巷陌,一台音乐会凝结的已是一份藏歌情结,一份文化情结。

王代卿女士是成都人,她带着女儿、女婿、孙子以及老伴儿一起走进此次经典藏族歌曲音乐鉴赏会现场。“票是女儿在网上订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的丈夫是个藏歌迷,我们全家已经到甘孜州去了好几次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偶尔在家里听听藏歌,在广场上和一些老年人听着藏歌跳舞锻炼身体,早已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前段时间,王女士还和丈夫一道欣赏了藏族音乐指挥家边巴借助交响乐方式演绎的藏族民间音乐。“藏族音乐充满了激情,很感人。”面对记者,聊起藏歌,“藏歌情结”让王女士和家人无话不谈。

21首经典藏歌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引出了台前幕后,台上台下,热爱音乐和文化的人们共同演绎的一曲和声。因为这曲交流、交融的和声,21首经典藏歌所传达的心声已远远超越了歌曲和音乐的范畴。

记者注意到,在锦城艺术宫贵宾通道内,至今还张贴着2007年由杨丽萍、容中尔甲演出《藏迷》原生态歌舞音乐的演出海报。在锦城艺术宫大门口,2014年新编话剧《彝红》的海报醒目地张贴在入口处。

“魅力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鉴赏会”的举办并非空穴来风。

鼓掌声

30日晚,歌声诱人,观众的掌声也不甘示弱。

当晚演绎的每一首藏歌都产生了“一时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回应着一曲曲动人的“情”歌。掌声献给歌手,献给乐队,也致敬词曲作者,更致敬优美豪放的藏族歌曲,但这些掌声中蕴含的内容又似乎不仅仅止于此。

9月28日到9月29日,就在“魅力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鉴赏会”倾情上演的前两天,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指出,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会议的精神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继续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人们的共识。

然而,共识还需要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和成果。“魅力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鉴赏会”的举办可谓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洛表示,这种尝试必将推动甘孜州文化的繁荣发展,必将推动文化普惠,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必将让甘孜州优秀的民族文化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相洛告诉记者,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正是我州搭上了全省文化惠民活动的快车,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反应,整体推出甘孜州艺术家和精品力作,从而展示甘孜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时逢国庆,此次“魅力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鉴赏会”被纳入全省十多台新剧展演活动之中,票价分别为20元、40元、60元不等。

从2013年到2014年,甘孜州在推动文化上频频使出“大手笔”,在推出精品民族文化的思路下,甘孜州的诸多文化项目先下广东,再上北京,一路姹紫嫣红,引来多方关注和喝彩。

30日当晚,州委书记胡昌升、州长益西达瓦结束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风尘仆仆赶到成都,观看了当晚的演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演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演出结束,胡昌升和益西达瓦在相洛的陪同下,与六位词曲作者见面,为当晚的精彩演出,为六位词曲作者多年来呕心沥血创作,推动甘孜州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送上真诚的祝福。

整个谈话过程仅仅十多分钟,但透露出的信息是鼓舞人心的:在民族文化工作方面,中央还要增加专项资金;甘孜州争取在成都举办藏历年联欢晚会;今后,甘孜州将成立一系列的文化工作室,为文化发展、创新提供平台;“魅力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鉴赏会”仅仅是个开始,今后这样的音乐会还要走向上海、北京,走进各大高校,走到更高的平台,努力使甘孜州的文化走向全世界。

在谈心交流的过程中,胡昌升和益西达瓦向六位词曲作者发出邀请,希望六位知名词曲作者不辞辛劳,继续创作,并为甘孜州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胡昌升说:“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益西达瓦表示:“在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在文化推陈出新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锦城艺术中心内的休息室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动人的歌声和美丽的音乐献给了观众,献给了热爱音乐、热爱文化的人们,那一阵阵潮水般热情的鼓掌声又该怎样理解?这些掌声又将引发人们关于民族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那些联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的这句千古名言,或许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答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