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先树 徐澄泉的诗名我是知道的。 徐澄泉是20世纪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诗人。他走上诗坛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这时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诗歌更是如此,题材内容的广泛丰富,特别是艺术表达的多样性给诗人创作以极大的自由。总体特征则是,诗歌由过去的主要叙述事件和感情,转为更多地表现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为主,特别是青年一代诗人,这种艺术方式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特征。徐澄泉的诗歌创作经历就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徐澄泉的诗歌创作,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运用和吸收融入。诗意并没仅到语言为止,而留在了读者心灵中长久地回响。这就是徐澄泉自己开拓的一条诗歌艺术的追寻之路。徐澄泉的诗,题材内容涉及面广泛,写自然的事物,写现实的经历和感悟,都写得不错。 从创作的角度看,诗应当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体形式的表达,它既是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在诗人心灵的影现,更是诗人心灵对外在事物的一种感应和回响,是情感的结晶,是思想的升华,而这一切又都与诗人的修为历练,以及对社会、历史、现实、文化的认知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关。看得出,徐澄泉的诗歌创作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功力。从这些作品,我们看出了诗人徐澄泉思维的开阔和深远。当然诗人不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认识不可能达到某种精深程度,但他能以一种诗意来表达对生命、对人的精神层面的真实而亮丽的体会,这就很不容易了。 我认为诗人的目的在于表达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合并加以升华的真实,而表达的方式则是诗人智慧的创造,不同的诗人应当是不同的,这里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文雅、粗细的区别。一个诗人的艺术表达方式,当然离不开时代的艺术潮流,但只要是真正的自我的智慧创造,都应当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徐澄泉的诗歌创作,无论明朗与艰涩,都拥有自己不同的读者。最没有出息的是随人脚后而缺少自我发现创造,这一点徐澄泉是认识深刻的。 (注:朱先树,著名诗歌评论家、诗歌理论家,《诗刊》编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