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甘孜农商银行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05月04日

助力乡村振兴。

省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于晨曦代表省联社与甘孜州人民政府签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上门服务暖人心。

大力开展信用建设。

◎甘孜农村商业银行 文/图

2022年,甘孜农商银行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的监管指引,聚焦州县党政“两区三地”战略,高举“四川农信 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旗帜,坚持省联社“1234567”治行兴社方略,科学应对新冠疫情和地震灾害风险叠加的严峻形势,不断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在落实助企惠民纾困上勇争先锋,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切实担负起主力军银行的责任担当。

1稳中有进

业务发展持续突破

存贷规模持续增长。至2022年末,甘孜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达282亿元,存贷规模达355亿元,位列全州金融机构第二位。

经营能力明显增强。2022年甘孜农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亿元,向州县政府缴纳各项税费0.7亿元,位列全州银行机构纳税第一位,对地方财税贡献进一步加大。

社会形象进一步彰显。2022年,甘孜农商银行荣获全省信贷投放十佳单位;甘孜农商银行支持抗震救灾荣获中国农村金融杂志2022年度十佳新闻;荣获四川农信合规比赛三等奖;甘孜农商银行内训师荣获第三届全国农信机构“金牌讲师”奖;荣获甘孜州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新龙支行、雅江支行、甘孜支行在2022年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帮扶政策效果评估中获评为优秀等级。

2/ 融入大局 /

支持地方经济贡献突出

助力乡村振兴。坚守“三农”定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0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5.2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所有贷款的85.82%。紧紧围绕六大片区产业布局,全力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战略发挥积极的金融作用,结合实际创新推出“牦牛贷”“民宿贷”“迁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全面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行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建档户数达3900户,贷款余额16亿元。支持甘孜特色牦牛产业集群建设,向6家加工制造企业、11家批发零售商贸企业、2家冷链物流的牦牛产业企业提供全链条融资,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在丹巴等县大力投放民宿贷3500余万元,有力支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得到省州县政府充分肯定。持续做好农户评级授信工作。加大对接走访力度,主动加强与乡镇、村社的沟通汇报,建立良好的政银关系,健全合作联动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截至2022年末,甘孜农商银行农户贷款户数2.9万户,农户用信覆盖率13.67%,较年初提升1个百分点;小额农贷余额达15亿元,较年初增加6亿元,增幅达65%。深入推进“上线下乡”工作,实现全州2181个村存贷业务全覆盖,全行线上信贷业务占比突破10%大关。合理运用“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两类产品,不断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投放,提升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扩大贷款资金惠及面。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线上产品推广运用,发放“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8.33亿元。

服务中小微企业。与“三农”小微鱼水情深、与实体经济风雨同舟、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坚持“助力普惠金融,融助六稳六保”工作主线,着力对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发展动力。充分运用好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充分运用好省州政府财经互动政策,帮助州内旅游产业、工业制造业、零售商贸业等全产业链共度时艰,发放“战疫贷”78笔1.9亿元,“稳保贷”294笔2.9亿元,为州内企业做好金融保障,为500余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续贷展期25亿元,下调利率200余户17亿元,为客户让利3000万元。

聚焦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遵循州委、州政府“风光水”产业引领,加大金融支持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深耕绿色金融市场,为国省清洁能源系列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大对低碳项目和绿色转型项目支持力度,为绿色产业领域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持续为保护绿水青山贡献金融力量,实现绿色金融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全年与10家进驻甘孜州的中省能源企业达成金融合作,向雅砻江流域公司、四川久隆新能源公司、华电福新能源公司等10家央企授信210亿元,成功向国电投全球海拔最高光伏实证项目发放项目贷2亿元,向雅砻江公司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发放项目贷1.65亿元,新增绿色金融用信13.5亿元,深度融入甘孜“风光水储”互补一体化战略发展,有力助推甘孜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3/ 深耕普惠 /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空白乡镇金融服务。贯彻执行“三区三州”基础金融服务工作要求,进一步解决我州空白乡镇金融服务问题,提高乡镇网点服务覆盖率,全方位满足边远贫困地区牧民金融服务需求,2022年新增20个简易网点并投入使用,业务覆盖全州2181个行政村。

促进金融服务适老化。实现手机银行藏文显示功能、自助机具藏文界面、超级柜员机(STM)藏文显示和藏语语音播报功能。聚焦老年人关心关切的问题,在各营业网点配置轮椅、老花镜等,完善厅堂助老便民设施,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社保卡开卡上门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全力推进渠道建设。按照智慧银行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渠道转型发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布放金融机具2580台,其中:存取款ATM机172台,EPOS机1292台、POS机1096台,农惠通20台,建设乡村金融服务站点712个,全面实现“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普惠金融工作目标。

4/ 初心如磐 /

热衷公益传递农商温度

积极融入抗震救灾。“9·5”泸定地震发生后,甘孜农商银行震后2个小时抵达灾区震中,震后17小时实现首家帐篷银行营业,创造了银行业灾区金融服务“三个第一”:首辆汽车银行进驻灾区、首笔“抗震救灾贷”发放、首笔灾区延期还本付息业务办理。震后第三天,发动全行员工向灾区捐款17.65万元。争取四川农信系统向甘孜地震灾区捐赠1300万元。迅速落实州委、州政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系列工作部署,全程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发放抗震救灾贷款92笔,金额0.13亿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对48户客户贷款利率一浮到底至基准利率;办理灾区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53笔,金额1.92亿元;发放灾后重建贷款5500万元,帮助灾区群众和小微企业重建美好生活。

金融帮扶弱势群体。不断改善对中小微企业、创业青年、创业妇女、下岗职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各类弱势群体,帮助城镇居民创业就业,持续为高考助力,塑造有责任有担当的现代农商银行形象,累计发放各类民生类贷款2.1亿元。

增加就业实习岗位。建立大学生实习培训机制,为四川民族学院大学生毕业生提供30个实习岗位,向社会公开招收大学生15名,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

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前往丹巴县巴底镇木纳山村、琼山村、崃依村开展入户联谊,积极引导联谊户增强“五个认同”。全年完成205户联谊工作,发放慰问物资710份,解决群众诉求和困难15个。

5/ 党建领航 /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强化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行认真、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健全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严格按照监管和公司治理要求,全年组织召开年度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5次、专委会4次,审议各项议案46项,听取报告34项。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八小”建设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完善职工阅览室、健身房的配套设施,以重要传统节日为节点,组织员工开展座谈分享会、开展乐享端午粽趣味活动、参加四川省职工合唱比赛、四川农信第五届职工运动会等活动,不断丰富全行职工业余生活,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甘孜农商银行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和州委、州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唱响“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区三地,培育四大功能,实施五大战略”主旋律,奋力推动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坚决扛起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以实际行动彰显地方性银行的社会责任,为加快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作出更大贡献!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