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近日,浙江钱塘区教育局收到了一封来自理塘县教体局的感谢信,信中,对钱塘区援川教师徐晓明为理塘教育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自2021年8月以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听涛小学的教师徐晓明被选派至甘孜州理塘县。他是优秀的专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了距离钱塘区5000里外的理塘县,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教育帮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品质。
●二度赴川奔山海 扎根云端支教梦
徐晓明,二度赴川,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理塘支教,对他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次挑战。2022年,他再次来到理塘支教。
这次支教,支教单位由之前的理塘县第二中学,调整为理塘县教体局教研室;具体工作由物理教学调整为教研室工作和参与“塘塘合作”的部分工作。面对新的工作要求、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徐晓明没有退缩,积极面对与适应,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尽快适应新工作,发挥支教作用。
在担任两期支教教师组长期间,徐晓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按照“理塘所需,钱塘所能”的原则,围绕“工作共享、科研交流、师徒结对、学生结对、物资捐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帮扶工作。为解决理塘县师资短缺问题,他积极参与“塘塘”两地教育部门优化支教教师配置工作,向钱塘教育局及组织部提交理塘县关于建设塘塘教学班中支教教师配备的需求,积极助力理塘县教育长远发展。
同时,徐晓明作为钱塘驻理塘工作队的一员,在工作队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工作队各项调研、考察、对接等活动,高质量完成工作队的各项工作。他努力当好“塘塘合作”的宣传员,通过各级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理塘、帮扶理塘,把钱塘区援川干部和支教教师们的工作点滴和支教故事不断传递给更多的人。
据统计,各级媒体宣传报道支教教师在理塘开展支教工作情况的报道达80余次,其中市级以上报道达到20篇以上,累计阅读量达2000万以上,支教教师感人故事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广泛宣传。
●不忘初心甘如始 筑梦塘塘促发展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这是徐晓明一直恪守的人生信条。支教工作中,他善于创新工作方法、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开展的各项工作受到领导、同事、学生的一致好评。
他积极尝试“剥洋葱”式精准物理教学,根据理塘学生基础有待提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需培养、学生差异性明显的特点,大胆尝试教学方式突破,开展“作业段位制”,通过生生同预习、问题式教学、及时性检测、研究式复习等,逐层拨开“物理洋葱”,突破教学难点。
他全面参与该县教体局骨干教师研训、教学质量监测、送教下乡活动等教研工作;深入理塘中小学参与调研,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并向县教体局提出优化教师培养的建议。同时,他还成为理塘县普通话语言文字协会成员,积极参与普通话推广工作,并参与塘塘推普微电影拍摄。
徐晓明通过参与学校管理、业务培训、教学指导、结对跟学等形式,促使两地教育在人才支持、优化机制、组团帮扶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2022年9月1日,在理塘县教体局与钱塘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线下“开学第一餐”和线上“开学第一课”活动中,两地8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促进了两地师生深入交流和两地深厚情谊继续传承。
●践行使命勇担当 投身公益暖人心
在教学之余,徐晓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需要的学生送去温暖与爱心,让他们安心学习。
在与理塘县城关小学一名学生结对中,他了解到该生的学习及家庭情况后,便向其个人和班级捐赠五、六年级四个学期的必读书籍。
同时,徐晓明坚持每周跟他有一次见面或电话联系,接他放学、陪他吃饭、一起聊小时候的秘密,还定期给他进行课后辅导。两人在沟通中不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徐晓明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欣赏他的懂事、乐观、自强不息。
“浙川山海情,塘塘一家亲”。优秀的听涛人徐晓明扛起坚守初心的责任和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钱塘区将选派更多像徐晓明这样的优秀支教教师投身支教工作和“塘塘合作”,为助力理塘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