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九龙县送政策搞培训让群众增本领 就业创业有门路 暖了民心添信心 2024年12月18日

◎张苏菡 马红蓉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九龙县,一条条惠及就业、创业者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暖心服务厚植藏彝走廊这片发展沃土。

及时准确送政策 排忧解难纾困境

“用缝纫机、梭边机时要注意,梭边机是用来压缩衣服的......”在九龙县汤古镇非遗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一场“干货满满”的手工艺技能培训正在开展,来自全县各乡镇的60余名学员正认真聆听培训老师贾永花讲解编织技巧。

2021年大学毕业的贾永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就业难题,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九龙县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同年9月,九龙县人社局为她解决了就业难题,她接到了相应见习岗位的通知。

“2022年3月,九龙县人社局帮我争取到在龙韵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见习的机会,这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在公司前辈的帮助下,一年见习期满后我转正成为了公司一员。现在工作近两年了,每个月收入5500元,公司还给买五险。”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贾永花非常满意。

为持续做好做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九龙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台账,并录入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 V3.0系统,确保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未就业青年对接见习岗位。今年全县安置见习生68人,并结合公共就业招聘、东西部劳务协作、川渝劳务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地区岗位信息共享等平台,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

因地制宜大培训

返乡创业有技能

近年来,九龙县生态旅游产业大放异彩,接待游客屡创新高、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返乡自主创业,发展民宿、农家乐、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现代化服务产业。

今年35岁的刘康伟,是甘孜州觅珍先生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踏实肯干的刘康伟在成立公司之前,常年在外地打拼。

随着甘孜州全域旅游如火如荼,秘境九龙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向往。“每次回家,我看到很多旅游车和外省车来到九龙。”刘康伟说,自己在云南打工的时候,看到很多本地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现在九龙的发展越来越好,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家干一番事业呢,于是他背着行囊返回家乡开始创业。

通过自身努力和九龙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关心,目前刘康伟公司主营婚庆、摄影、餐饮、农家乐等服务项目。“很多游客对我们餐饮的评价很好,还帮着推荐。到了周末,农家乐更是爆满,许多本地人来这里放松游玩。”刘康伟说。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刘康伟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不断吸纳有志青年,帮助困难群众,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直接给予困难群众物质上的帮助,不如帮助他们获取生存方法或技能”。

近年来,为更好地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返乡人员,九龙县紧扣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企业,立足市场,收集农牧民就业意愿,进一步优化培训结构,因人因需施策,着力开展“指尖龙韵”特色劳务品牌(手工编织、刺绣品制作、手工藏毯编织)、天府新农人(花椒栽培、黄牛养殖、山羊养殖)、川菜大师傅(乡村旅游、中式烹饪)、天府建筑工、天府数智工匠等各类培训19期,培训人数达726人,进一步提升广大劳动者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让他们在家门口坐上就业创业服务“直通车”。

“下一步,九龙县将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优化就业服务质量,树牢‘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工作理念,做好经常性、日常性的就业帮扶工作,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精准的人社服务、更实的工作成效全力推动稳就业工作。”九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道。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