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党参种植掀热潮 东西协作铺就致富路 2025年04月02日

图为村民正忙着种植党参。

本报讯 三月春光烂漫,丹巴县墨尔多山镇中纳顶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上百名村民正忙着栽种党参苗。这片位于川西高原的村庄,正通过一场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实践,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全村300亩耕地中,超六成(210亩)被用于党参种植。这一大胆尝试的背后,是供销社的全链条赋能与浙江省金东区东西部协作的强力支撑。

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蜀地源中药材有限公司(省供销社控股企业)借助自身优势构建了“种植+技术+销售”全流程服务体系。在种植端,统一采购优质党参种苗,确保品种纯正;技术团队全程驻点指导,从土壤改良、栽种密度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有农技专家把关。

“以前种传统农作物,一亩地年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种党参,供销社不仅包技术、包销路,还承诺保底收购,大家心里有底!”中纳顶村党支部书记巴丹说。

供销社的深度介入,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利用自身平台和销售渠道优势,供销社采取“保底价+市场浮动”机制,确保产出的党参能够顺利售出,即便市场波动,也能保证每亩收益在15000元以上。这种“包销农业”模式,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蜀地源中药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本着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责主业,我们与丹巴县融投公司合作,充分发挥丹巴县自然条件优势,在丹巴建设高标准的党参种植基地,发展中纳顶村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下一步,公司将联合融投公司发展贝母、当归等中药材种植,并将种植技术下放当地,带动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轰鸣的农机声中,来自浙江金东区的帮扶印记随处可见。作为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单位,金东区针对党参种植项目投入25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130万元用于采购优质党参种苗。

“中纳顶村中药材基地是我们浙江对口帮扶丹巴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工作队队员王政豪表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次前往成都与省供销社对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与种植技术,并与丹巴融投公司联合,不断推进丹巴中药材产业发展。目前党参种植进展顺利,村民能拿到土地流转费用,还能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并且学习药材种植技术,后续将不断推进浙川两地产业互助交流,因地制宜,助力发展丹巴中药材产业。

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正在惠及每个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模式,中纳顶村的村民实现了多重增收,其中土地流转费每亩600元,210亩土地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2.6万元;每日100元的务工收入,让全村劳动力都能在家门口赚钱。据统计,当前参与务工的村民日均超50人,高峰期可达120人,预计本季种植期将发放劳务报酬超30万元。

中纳顶村的实践为高原农业转型提供了样板,通过“供销社市场化运作+东部资源导入”,该村找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可行路径。下一步,村子将继续推广党参等中药材种植规模,带动全镇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共同书写乡镇振兴新故事。

马瑞雄 文/图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