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技术人员放牧。

图为高山牧场。
本报讯 四月高原的清晨,乍暖还寒。理塘县拉波镇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牧场上,扎扎村村民土麦正吆喝着把牛赶出圈。“我是村里牦牛养殖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全年负责在冬夏季牧场放养巡护牦牛,每月能领取一笔工资。”迎着朝阳,这位养殖能手的脸上满是喜悦之色。
扎扎村属半农半牧村,在镇党委带领下,村党支部响应政府扶持政策,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产业发展资金,成立了村级牦牛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村党支部发挥了重要龙头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及时传达政策信息,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合作社的运行符合政策规定和村民利益。
“我们村的牦牛养殖合作社从政府给予的42万元起步,最初购买了124头大小牦牛,现已增加到270多头!”扎扎村委会副主任降白见证了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坚定了办好合作社的信心,“合作社不仅给部分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每年还根据盈利情况给每户分红,促进村民增收。”
过去,扎扎村的牦牛以散养为主,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高。通过村党支部牵头发展集体经济,牦牛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销路不断拓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集体经济呈现出一派活力景象。据悉,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截至今年3月,扎扎村牦牛养殖合作社总市值达200多万元,较成立初期,牦牛数量增长2.5倍,市值增长约500%,总分红(含养殖技术人员工资)达80余万元。
“我们摒弃了饲料喂养的方式,采用科学天然的养殖管理方式,为牛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牛群的质量和产量,致力于打造叫得响的优质牦牛品牌。”扎扎村驻村工作队信心满满地表示。
殷洁 叶强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