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乡城县洞松乡建设高原特色有机产业发展新高地 打造共富乡村“洞松样板” 2025年04月07日

本报讯 近年来,乡城县洞松乡立足共同富裕试验县建设契机,充分发扬探路先行、自信开放的新时代乡城精神,以“产业兴乡”为抓手,藏鸡养殖、酿酒葡萄、羊肚菌、树椒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积极打造高原特色有机产业发展新高地,2024年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以产业先行推动共同富裕的洞松模板初见成效。

规划先行,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 坚持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发展,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注重产业项目数量、质量、体量一体抓,坚持策划、谋划、规划系统推进。结合本乡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做文章,以“一村一品”为落脚点,建立“一村一库”项目库,筹备规划项目30余项,先后实施“高原藏鸡养殖基地建设”“克斗村酿酒葡萄厂建设”“洞松村红妃樱桃采摘园”等特色产业项目7个。积极争取中省扶持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对口帮扶资金、乡村振兴示范奖补等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形成“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实施一批”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推动特色有机产业发展科学高效、全域提升、全面开花。

创新机制,破解产业发展新难点。坚持共商、共治、共享,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机制,以五村党建联建为平台,建立联合支部能力提升“四会三学”机制,调研制定落实现代化藏鸡养殖园区建设等产业发展重要决策7项,协商解决800亩撂荒地整治盘活等产业发展难题10余项。依法解决树椒藏乡味道、苹果高原里等产业经济纠纷6项,统筹川滇边界联合党支部,提炼形成川滇边界协作“五联五共”机制,联合推动松茸、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联合支部平台,注重整合资源,五村抱团发展,盘活撂荒土地、闲置活动室等集体资产,全面推行产业发展高效整合、机制创新、提质增效。

高效管理,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采取“跨村联建+合作社”的管理运行模式,成立全州首个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总社,成立阳光洞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总社,持续推进以藏鸡养殖为主、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1+N”产业发展定位。全面实施规模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乡城县藏鸡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土地、人才等有效资源整合,招录特聘农技员、在村老党员各1名,为藏鸡养殖正常投运提供管理和技术保障。2022年来,通过建设试运行、自主孵化育雏、调整改良饲料、出售特色藏鸡蛋等方式,藏鸡养殖科学精准,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玉米、藏鸡、藏鸡蛋等产品取得有机认证,预计今年底养殖规模达将达10000羽、合作社净收入突破30万元,年底产值达200余万元,各村按比分红最高将达10万元。通过积极探索现代设备技术与生态有机养殖结合新模式,为全县藏鸡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洞松的有效路径。

开放合作,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集体参与”为路径,率先实施“村企联建”,坚持发展绿色、生态、有机产业,引进“银色高地”葡萄深加工高端企业,流转葡萄基地115亩,村集体年均收入已突破50万元,切实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积极盘活闲置村集体资产,计划投入500万元,打造全省首个“Demeter”(德米特)有机认证葡萄基地,运用科技、管理、生态等环节把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高原葡萄酒品牌,逐步形成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研发销售及酒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高质量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高端葡萄酒生产研发销售的产业高地。同时,引进优质农业发展企业,探索建设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的藏鸡养殖基地,让雪域高原优质藏鸡进入中高端生鲜市场,打造全国首个涉藏地区一流的藏鸡产业发展高地,实现企业创效、群众增收目标,展现“小乡也能办大事”的信心、决心,为全县共同富裕试验县建设提供产业发展优质经验。

下一步,洞松乡拟计划实施“一景一馆一中心”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集“绒绕山景区开发、石棺墓文化陈列馆、农特产品体验中心”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基地,为共同富裕实验县建设提供乡村致富模板、贡献洞松力量。

钟英英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