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县中学 扎西央吉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犹如璀璨的星辰,共同点亮了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民族团结的思想便开始萌芽。后来,张骞通西域时少数民族就不断向内地迁徙,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一开始的冲突频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文成公主怀着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入藏把汉族先进生产工具、农作物、诗集……传入西藏,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随后,金城公主也为了民族交融,远赴他乡,促进实现民族之间的和平与交流。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与剥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这一时期,各族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力量。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更是不分你我、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2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的新冠,中国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这背后离不开党中央的智慧,更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是中华民族大团结铸就了今天这个蒸蒸日上的中国。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团结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在我们学校,民族团结之花也随处可见,她绽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班主任马燕老师是回族, 2008年,24岁的她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巴塘。刚开始因为语言不通,马老师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事业。年复一年,无数学生在马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走出了大山。除了教学,日常生活中的马老师更像我们的妈妈,每当有空她总要去看一下我们班的住校生。她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害怕他们不好好吃饭,每次去都要自掏腰包为他们买一些面包,带一些烧饼。在我们学校,还有许许多多来自不同民族的“马燕老师”,他们的事迹不正是民族团结的最好体现吗?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参与民族团结活动、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等。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才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