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肺结核的科学防治知识,那就不用过于担心。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结核病”的相关防治小知识吧。
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二、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1.咳嗽:持续咳嗽超过2周,可能伴有痰液,严重时痰中带血。
2.低热:午后或傍晚出现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之间。
3.盗汗: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
4.乏力:感到全身无力、疲倦。
5.体重下降: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减轻。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空气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2.密切接触:与肺结核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共同居住、工作等,感染风险较高。
四、哪些人容易得肺结核?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儿童和学生、糖尿病患者、HIVI / AIDS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及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力低下者、医疗卫生人员。
五、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接种疫苗:新生儿应接种卡介苗(BCG),可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4.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
5.早发现、早治疗: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六、如何治疗肺结核?
早期:早诊断、早治疗。
联合:联合二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药物治疗。
适量:适当的药物剂量。
规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
全程:完成全疗程,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国家免费政策:我国为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七、群众对肺结核有哪些误区?
1.误区一:肺结核是不治之症。
事实:肺结核是可治愈的,只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康复。
2.误区二:肺结核只有穷人才会得。
事实: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
3.误区三:接触肺结核患者一定会被传染。
事实:只有长期密切接触且未采取防护措施时,感染风险才较高。
八、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应该尽早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如果确诊了肺结核,应该主动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报告,并接受治疗。如果符合休学条件,应该遵医嘱休学治疗。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可以复学。
肺结核可防可治,得了肺结核不用怕,要按医生的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州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