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色达县康勒乡成立7支“流动服务队” 社保认证送到家 2025年04月14日

“流动服务队”队员为老人办理社保认证工作。

本报讯 “您好,请看手机镜头,慢慢张嘴、眨眨眼……好了,您的社保认证完成了!”近日,在色达县康勒乡汪扎一村牧民扎西多吉家中,乡政府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社保认证。看着手机屏幕显示“认证成功”的字样,78岁的扎西多吉感慨道:“我腿脚不好,孩子又在外地打工,正愁怎么去乡里办认证,没想到干部们直接到家里来帮忙,太贴心了!”

康勒乡地处高原牧区,牧民居住分散,部分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每年社保认证成了“心头难”。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康勒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驻村工作队共49人,成立7支“流动服务队”,逐户摸排高龄、残疾、独居老人信息,建立服务台账,开展“社保认证上门办”专项行动。服务队携带移动设备走村入户,通过“四川人社”APP现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确保牧民群众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在打西一村,服务队员地吉卓玛一边操作手机,一边与老人拉家常:“阿妈,认证好了!您放心,明年我们还来家里帮您办。”据统计,此次行动累计为全乡7个村、230余名行动不便老人完成社保认证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村民达瓦措姆动情地说:“以前要坐车去乡里办,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干部们上门几分钟就搞定,真是把服务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康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泽绒绒姆在活动中表示:“社保认证虽是小切口,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便民服务’模式,把‘群众跑腿’变为‘干部上门’,让高原牧区的每一名老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她表示,康勒乡党委、政府将持续聚焦群众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拓展上门服务范围,优化“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机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为民服务零距离”的承诺。

近年来,康勒乡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通过设立“马背服务队”“帐篷服务站”等举措,推动医疗巡诊、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服务下沉一线,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暖心绘就高原牧区幸福生活新图景。

蒋宇 文/图

fl